九大碗 真的把人吃“伤”了
乡村“九大碗”现场中国历来有赶礼习俗,自然产生赶礼文化,居家过日子,婚丧嫁娶,人之常情,所谓亲情在于走动,友情在于互动。但如今,乐山有的乡村里“赶礼风”愈刮愈烈,礼金多少成了人情筹码,不少家庭每年花出去的礼钱就占全家收入的一半。赶礼数目大了,名目也多了,不少老百姓表示招架不住:农村九大碗,想说爱你不容易。
酒席吃多了 把人吃“伤”了
“老板,先给我洗个头,我忙着去吃喜酒。”“我先来的,先给我理发,我赶着去吃升学宴。”“我也是,我要去吃生日宴。”……
“今天是啥好日子?怎么大家都要去吃酒席。”8月28日上午9点,在乐山市中区罗汉镇的一家理发店里,老板刚开门做生意,就来了好几位赶着理发、洗头去吃酒席的客人。
经理发店老板这一问,大家也就闲聊起来。
“我们一个亲戚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要办升学宴。很一般的大学,但也办了几十桌。”一位年轻的妈妈小胡告诉三江都市报记者,赶礼都占了家庭支出的一半:“我老公在外打工,一年也就挣四五万元,除去生活花销,我们还要养一个1岁7个月大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光赶礼就花了2万多元。”
“你还好些,我们今天一家人分3处吃,我去吃喜酒,老公去长辈的生日大寿,女儿女婿去另外一个亲戚家,因为这家的娃娃要当兵,也要办酒席。”正排队等着洗头的万大姐说,仅这一天,他们一家赶礼就花出去2000多元,还得“兵分三路”。
据万大姐介绍,喜酒是直系亲属家的,所以他们至少得准备1200元的红包,长辈的80大寿至少600元的礼钱,孩子当兵的酒席是500元。“现在最怕好日子了,每个好日子都是喜事扎堆,动不动就要花成百上千元。”万大姐说,现在的酒席吃多了都吃不出味了,还把人吃“伤”了。
这一年还没过去 1万多元就“赶”出去了
听大家这样一说,理发店老板直呼,庆幸他不是本地人,没有这么多要赶礼的事。
记者了解到,老板是宜宾人,几年前来到罗汉镇开了理发店。“我老家也在农村,但我们那边赶礼一般都是两三百元,而且只有红白喜事。听说乐山这里除了结婚、丧事、满月酒等,就连盖了新房、生病回来都要办酒席。”
“如果像你们一样每年要赶出去那么多礼,恐怕我这个小店都开不了哦。”理发店老板打趣地说,因为到乐山来打工,离家远,他很少收到亲戚朋友的请柬,每年都能节省不少开销。
记者走访发现,农村“赶礼风”不止兴于罗汉镇,市中区、峨眉、沙湾等地的农村都较为盛行。
这不,刚去峨眉符溪镇吃了“九大碗”的宋女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今年上半年,她已经参加了4次婚礼、一场寿筵、两次生日酒、一次乔迁宴,赶礼花了5500元。
宋女士告诉记者,几年前,两三百元的礼金是常态,但现在大家觉得两三百元拿不出手,至少都是400至600元。
记者了解到,现在乐山部分农村赶礼不仅礼金多了,名目也多了起来。除了原有的婚丧嫁娶外,增加了盖房子、当兵、升学、搬家、生病冲喜等。
宋女士说,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还要连着参加3次满月酒,一次大寿,一次婚礼,“预计又要花四五千元,而且这还只是目前收到的请柬。”
这一年还没过去,宋女士赶礼都已经花了1万多元,而她表示,这个数目和去年的21000元(赶出去的礼金)相比,还算少的。
“赶”出去的多了 就想着如何收回来
采访中,很多老百姓表示,现在这九大碗吃不起,但却常常都得吃。为何赶礼成了负担?是什么让赶礼习俗变了味?
“别人都是五六百元,你如果是两三百元就不好意思拿出手。为了面子,现在赶礼都是500元‘起步\’,若是近亲,花销就更多了。”宋女士表示,赶礼成了负担,一是大环境所致,为了面子很无奈,二是不少人想着礼钱以后会收回来,就算收不回来也要变着法“创造”收礼名目。
记者从一位乡厨那了解到,一场酒席办下来,一般办酒席的人家会赚到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现在九大碗不稀奇了,除了结婚生子等大事,修了新房、买了新车、生了场病、过个生日都会办九大碗,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忙的时候单都接不完。”乡厨王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只需办酒席的人家点好菜和定好价位,其余就不用操心了。
“前几年,办酒席还局限在婚丧嫁娶,现在则是什么名目都能办,甚至是七大姑八大姨过生日,都能‘借光\’办几桌,饭吃完了,有的客人连七大姑八大姨长啥样都不知道。”王强说,很多人都是权当花大价钱吃了个“自助餐”。
当然,不少人心想送出去的礼多了,就要想办法收点回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告诉记者,他年年赶礼,赶得多了就想办酒席收点回来,“子女已经结婚了,也没什么可办的大事,于是今年就给我母亲办了70岁的生日宴,多少还是赚了几千元。”
生活水平提高了 不能忘记勤俭美德
一位在农村生活了60多年的老人告诉记者,在过去贫困的年月,只有婚丧和生子这样的大事才赶礼,亲戚朋友拿个1元5元的去表个心意就行。但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富裕了,赶礼的名目也多了起来,礼尚往来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现在有点走样了,不仅赶礼名目增多了,而且礼金也在互相攀比中渐渐拔高,让很多人无力承受。
对此,乐山知名学者魏奕雄表示,农村办九大碗是流传已久的风俗,遇到大事办一办无可厚非,但由于赶礼太多,如今人们把收到的请柬称为“红色罚款单”,不得不出,却暗暗叫苦。
“礼金从几元到如今的五六百元,可以看出,现在人们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于收入高的人来说,也许赶礼无所谓。但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地区还有一些低收入人群,赶礼太多会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魏奕雄说,“赶礼风”愈刮愈烈是社会自发形成的现象,只能通过社会风气建设来协调。他表示,这种现象不止乐山有,全国各地都存在,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探讨“农民的年收入大半都花在赶礼上”这一社会现象,倡导大家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更不应该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
网友吐槽“赶礼风”
眉山网友“小蝌蚪找妈妈”:我打电话回家,家里人说在吃九大碗,因为邻居去割痔疮住了几天院,出院后就办了九大碗,有五六桌人。我觉得好“奇葩”哦!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只要说起“升学宴”,大家都会说一个段子:娃儿升学要请客,修房搬家要请客,连杀条猪儿都要请客……我问啥子喜事?老表哈哈一笑,娃儿考起学校了,我赶忙问哪个学校,老表答驾校。
达州网友“开江小农农民”:农村办九大碗,送100元礼金全家人可以吃4顿饭,平均下来每人每顿饭6-10元。农村办酒席就图热闹,至于经济账,有赚的也有亏的。
记者魏玉婷文/图
新闻推荐
农行眉山分行市、县行主要负责人深入了解仁寿县某扶贫贷款户产业脱贫发展情况。——人行眉山市中心支行强力推进金融***工作眉山市有5个集中贫困区域、316个贫困村、10.94万贫困人口,属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