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五举措打造“醉”美生态湿地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曾成绪 记者 胡智)记者近日从盐源县政府获悉,为进一步加强泸沽湖生态湿地建设工作,该县出台了五项措施,势必将其打造成为“醉”美生态湿地。
据了解,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泸沽湖湿地生态系统、湖泊周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分布其间的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集保护、科研、宣教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盐源县针对泸沽湖湿地的保护现状和当前情况,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
管理开发机制。该县坚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建设由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组成的1.69万公顷湿地保护区,规定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严禁施工建设、在实验区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完成投资973万元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正在建设投资4900万元的“草海休闲区”“入口形象区”及栈道等泸沽湖大草海生态项目。
资源监测机制。盐源将深化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使用先进监测技术,重点监测泸沽湖湿地特有的3种野生脊椎动物和1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掌握候鸟的种群及数量,落实鸟类、鱼类、植被等湿地动态变化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湿地资源数据库,健全以预防、预警、应急为主要环节的湿地资源监测机制。
法治监管机制。制定《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成立执法小组,定期开展封湖禁渔,加大对湿地及重点区域的巡查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捕杀候鸟等野生动物、污染湿地和非法占用湿地等行为,加快建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制化。
联合协作机制。建立与云南省宁蒗县每年1次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州市(凉山州、丽江市)层面泸沽湖景区保护与开发联系会议制度。协作保护开发摩梭文化和旅游等资源,积极推进两地联合申报泸沽湖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工作。
教育科研机制。用活600平方米的宣教和科研中心,每年投入10万元聘请专家进行授课和技术指导,培养湿地专业人才。与西昌学院合作,计划2018年底完成投资30万元的生态样地科研项目,合力提升湿地科研力量和科学化水平。
新闻推荐
8月下旬,凉山进入主汛期 部份县市强降雨还将持续 全州已建立2612个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8月19日前,全州各县市将继续阴雨绵绵的天气,部份县市有大雨和大暴雨,降雨将达200毫米,且雨季将持续到10月初。针对极端天气的形成及全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全州已排查、巡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