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母亲阿诗嫫: 独自供养三个娃 让娃个个都出息
儿子沈豪考了637分,阿诗嫫正在高兴地与儿子谈心。
母爱的伟大,在于细节处的动人。一个普通的彝族农村妇女,在遭遇丈夫离世的巨大打击之后,选择了坚强,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大字不识,却坚持供养三个孩子读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每一笔学杂费、生活费都有她从早到晚辛劳的汗水;家徒四壁的家、沉重的债务没有让她流泪,抚摸着一张张孩子们的优秀奖状,却总让她感概万千。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母亲?村里人说,她坚强能干,把三个孩子都培养出来了,很不容易;孩子们说,妈妈很辛苦,他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孝顺她;她说,怎么样都要把孩子拉扯大,让孩子将来有出息,不要再过这样的苦日子。
文/本报记者 陈国盼
图/本报记者 曾成绪
她叫阿诗嫫,今年44岁,盐源县白乌镇山门口村村民。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一切,她太过平凡,眼角的皱纹、隐约的白发,都是一个中年农村妇女平常的样子;她又太过不平凡,把生活的苦难咀嚼咽下,以纯朴的坚韧践行着自己“让孩子们读书”的承诺,这份真挚和坚定让人动容。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好人”,一个伟大的、高尚的母亲。
|寻|
大山深处她的家
从盐源县城到山门口村要走很长一段烂路,一路爬坡上坎,少有平坦,特别是刚下过雨的山路,更显得泥泞湿滑,崎岖不堪。
别说是普通的汽车,即使是越野车开起来也够呛,坑坑包包的路面伴随着一路的颠簸,让人说话都带了些颤音。
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走过弯弯绕绕的小路、穿过一条小河,车终于开到了山门口村。天空还下着小雨,灰蒙蒙的天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显得有些冷清,村里看不到行人,只听得到哗哗的流水声、唧唧的虫鸣声、嘎嘎的鸭子声。
阿诗嫫的家在门口村村支部活动室和村小后面,转个弯就能看到她家的院子。“这片玉米地就是阿诗嫫种的。”去她家的路上要穿过大片的玉米地,9月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丰收在即的玉米长势喜人,饱满的玉米棒子沉甸甸地挂着,显然被人用心地照料过。
她家的房门紧锁着,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应门,大家只得走到村道上等着。所谓的村道是一条湿软的泥巴路,等了老半天才有一个村民骑着马经过,他告诉我们:“阿诗嫫一早就搭着村民的面包车到县城卖核桃去了,怕是要中午才能回来了。”
继续等着,审视着阿诗嫫住的这个村庄,村里还有不少土墙的房子,显得有些原始的古朴。在村里的坝子,我们遇到了山门口村4组的村民高长保,今年67岁的他背着背包正准备走路到县城去买酒,一提起阿诗嫫,他满口的赞扬:“她很能干,把三个孩子培养出来了,三个孩子都很懂事。”
对于阿诗嫫,村里人的评价都很高,这个母亲的坚强让他们也觉得敬佩,“一个农村妇女坚持供三个孩子读书,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现在她日子好过一点了,借钱修了新房,不用住在之前的老房子了。”高长保老人说,阿诗嫫一家四口之前一直住在老房子,今年老房子因为很久没有维修垮塌了,住不了人才修了新房。说着他指了指对面的山坡,“喏,老房子就在那儿。”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隐约看到一个土墙房,房子建在山坡上,在村里也算是偏僻的,大家准备过去看看。下过雨,沿路全是湿滑的泥巴和水坑,行走起来特别困难,虽然穿着便于行走的运动鞋,但鞋底越粘越多的泥巴,让脚步越来越重了。
“到了么?”“没有,还得往山上走。”艰难地在泥巴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们走到了一户村民家,村民告诉我们,要到阿诗嫫家的老房子,得翻过一个山坡,还有一段路呢。可我们脚下全是湿滑的泥巴,走起路来都打滑,这让我们打消了去老房子的想法,只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看着对面她曾经的“家”。
那已经不能叫做是“家”了,甚至连房子都算不上,垮塌的土墙房只见断壁残垣,满目荒凉。可就这么一个地方,阿诗嫫和她的三个孩子住了15年;就那么一段路,阿诗嫫和她的三个孩子走了15年。
望着眼前残破的土墙房,阿诗嫫生活的艰辛不难想象,一路的寻找、感受、听说,让阿诗嫫这个母亲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变得“具体”。
|听|
她没有选择“认命”
“你们等久了吧,快到家里坐。”中午快12点,阿诗嫫终于回家了。运气不错,阿诗嫫拿去的100多斤核桃全卖掉了,她带着空袋子和卖核桃赚的200多元钱,高兴地回了家,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
一进屋,她打开水龙头洗了手,抻了抻身上的灰。眼前的她,把头发梳成利落的马尾,白色的毛衫配上卡其色的棉布外套显得很有精神,黝黑的皮肤上带着一层忙碌过后的薄汗,眼角有了几道深深的纹路。
水泥砖房的新家拾掇得干净,屋里的大院子里堆着新鲜的核桃但并不显得杂乱,客厅里有电视沙发,墙上还挂了两幅宜人的风景画,整个家显得整齐又温馨。
这样的新家让阿诗嫫既高兴又忐忑,“老房子垮了,住不了人了。今年上半年借了六七万元修了现在住的房子。现在房子修好了,但是欠别人的钱还没有着落……”
阿诗嫫说,欠着别人的钱,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一直都轻松不起来,但为了孩子们,她只得背着这块“石头”坚持下去,这个家需要她撑起来。她是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艰难苦痛,她都得咬牙承受,每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她总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家。
曾经,阿诗嫫家里的“天”有丈夫撑着,她和丈夫相濡以沫,一家五口生活得很幸福。但在2000年,生活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那年,阿诗嫫不满30岁,大儿子沈强4岁,二儿子沈豪2岁,小女儿沈芳刚满1岁。也是那年,丈夫患白血病离世,给她留下了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一个残破的家。
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没剩下一点积蓄,还欠下了大量的债务,阿诗嫫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对着家徒四壁的家,她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只会流泪。
尘封了15年的往事,虽是回忆,但也让阿诗嫫几度哽咽。
当时的她眼神空洞地望着家里不到3亩的田地,心里全是绝望,这个家怎么办?这三个孩子怎么办?她该怎么办?
一度她想到了死,想用死亡来结束生活的苦困,但孩子们哭喊着叫“妈妈”,孩子的呼唤让她止住了这个念头,孩子们才没了爸爸,要是再没了妈妈,他们又该怎样活下去,孩子的人生还没有开始,他们需要一个母亲。
阿诗嫫收拾起自己的伤痛,计划着今后的生活。自家不足3亩的田地不能养活她们一家四口人,怎么办?她没读过书,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阿诗嫫想不出别的法子,只得继续种地。
除了家里的地,她又租种了4、5亩水田地,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忙碌着,她背上背一个孩子、怀里抱一个孩子、后面跟着一个孩子,一边带孩子一边种地,没得一刻空闲。
对于她来说,田地里播种下的不仅是种子,还是她和孩子们的希望,“只有春天把种子撒在地里,灌水、施肥、除草,秋天才会有收成。”正是如此,她比别人花了更多的心思来照料这些田地,无论农闲还是农忙,她都要到地里看看,她不愿自己闲下来。
三个孩子从小跟随着她在田间忙碌,她却不想让孩子们把时间耽搁在田地中,没有文化的她深知,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她不希望三个孩子重复自己的人生,她希望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这是一个母亲纯朴的愿望,也是阿诗嫫15年来一直的坚持。
除了田里的活计、养猪、喂鸡,阿诗嫫还在村子周围打零工,10块、20块、30块地攒着孩子们的书学费、生活费,不过即使她像陀螺一样不停歇地辛劳,她挣的钱还是远远不够,为此她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钱,找农村信用社贷款。
为了让孩子们读小学、中学、大学,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去敲过几次亲戚的家门,去找过几次农村信用社的柜台。
(下转A07版)
新闻推荐
贾巴伍加正在院子里收玉米。田里挥锄的老妪,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着。盐源县米洼码头村四组的村民在地里劳作。叶立春家种的核桃也丰收了。收完玉米的德昌县金沙乡黄竹村的妇女坐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