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心做好凉粉 30年如一日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4-24 18:21 大字

每天上百盆的凉粉满足着盐源人民的美食需求。 凉粉劲道,蘸水独到,这就是王大姐凉粉的独特魅力。

纯手工制作信守百年承诺

李绍和是家中的老幺,从小吃着父亲做的蛋丝糕长大。小时候因为生病导致说话口齿不清,记忆力差,虽李绍和做事总比别人刻苦认真,但无论他再努力,成绩也只能在第二、第三名徘徊。17岁,刚念完初一,他向父亲提出休学务农或经商,父亲气得直掉眼泪。

尽管父亲一再反对李绍和休学,但最终还是在他的坚持下,默许了他的辍学。

在家务农的日子里,李绍和提出,要学习父亲做面食的手艺,父亲不忍心看到儿子守着几亩薄田过清贫的日子,于是答应了他。

父亲是一位严格的老师,一招一式都得按照老配方操作,包括选择原料的眼光,也必须保持老师傅们的水准。每天下午,务农归来的李绍和洗干净手,就围上围裙开始揉面。和做其它面食不同,蛋丝糕是一种小气的食物,制作当天的温度和湿度不同,揉面的技巧也不同,这就需要经验了。空有一身蛮劲是做不出好的蛋丝糕的,得用心!这是父亲说过的话,也是李绍和多年的心得感受。

18岁,李绍和正式在卫城镇开店做生意。在家人的帮助下,一天能做出一百多个蛋丝糕,加上其它面食品种,一天的收入还算可观。“生意很好,特别是节气时,卖完就赶快关门,不然客人来买东西,拿不出是不好的。”李绍和回忆过去,很感谢父亲的传授之恩。

如今,47岁的李绍和,经营素食店已经20年了,产量也大大提高,每天能生产一千多个蛋丝糕。不仅如此,蛋丝糕的制作工艺在他手里得到了改良创新,由原来的一种口味变成原味、桑叶、黑芝麻三种口味。但无论任何口味,都始终保持着手艺中最纯正和核心的灵魂。

手艺的灵魂在哪里?

“坚持!坚持传承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坚持食材的正宗、坚持着味道不变……”李绍和斩钉截铁地说。

李绍和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素食店里,找不到任何添加剂。“自己也是有娃的人,食品里多了添加剂,对身体的害处我就不多说了,我宁肯不挣这个钱,也不会昧着良心去做那些事。”

至今,李绍和的素食店还没有拿到营业执照,这中间的缘故,和他的坚持、良知、承诺有关。“要办证,就要扩大店面积,要增加生产量,产量多了,卖不完就要存货,存货就意味着要拉长食物的保质期,这就需要添加剂,这是我不愿意也不会做的,我情愿保持现状,一点一滴,把蛋丝糕的真味道送到大家的口中就够了。”李绍和说这些话时,语言中还是透着些许遗憾。

蛋丝糕的手艺,传到李绍和这一代,他便成了唯一的继承人。和他一样的任何一个手艺人,犹如他们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脾气和套路,他们信守着最初的承诺,不变不离,努力把传下来的精髓发扬光大。他们有时候也诚惶诚恐,唯恐百年传统废在自己手里,但终究还是没有。

文庙街的王凉粉

生活更多真滋味

同李绍和一样守着老手艺讨生活的,盐源还有一个名人。她叫王顺琼,今年45岁的她已经卖了30多年的凉粉。她做的凉粉,以质取胜,和别人家的,确实有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她做的荞凉粉,未及品尝,已令人多少有点回归自然的惬意了。若夹起一片细细品味,清凉、滋润,柔滑如凝脂,冰凉如山泉,微苦中带着清香,淡泊中透出醇鲜。

从盐源县城的文庙街,穿过一条极窄的小巷,王顺琼的家就在这里。推开门,是王家的小院。院子的左边是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右边则是制作凉粉的小工坊。1982年,王顺琼从大堰沟乡嫁到盐井镇的邓家做媳妇,从那个时候起,她就跟着婆婆学做凉粉。几年后,婆婆年纪大了,王顺琼就把活计从婆婆手里接了过来。

盐源人的习俗,大年初一不吃米饭,早上吃汤圆,中午吃凉粉。由此可见,凉粉在盐源人的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73岁的谢茹雪是王顺琼的姨妈,得空时,她常常到王顺琼家里絮叨家常。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若是能吃上一碗凉粉,那便是任何零食也比不上的了。为什么要在大年初一吃凉粉?谢茹雪是这样说的:“在盐源,祖辈们都是这么过下来的,也算得上是一种传统习俗,庄稼人平时忙碌,没有时间做凉粉,但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大家都得休息,空余的时间,家里的女人就会做凉粉,待到初一就可以吃了。”

在农村,最好吃的食物是要留到过年这天吃的,而年三十这一天的饭菜更是要多做,多得一家人吃不完的分量。“这也是农村的习俗,寓意年年有余,还会蒸年糕,寓意步步高升。”谢茹雪说完,又惋惜地说:“可惜现在这些风俗都没有了……”

在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凉粉。待到后来,农贸市场卖凉粉的越来越多,人们也就不再自己麻烦,直接买来吃。传统习俗正在淡出现代生活,但有心的手艺人却也在努力留住昔日充满温情的习俗。

“只要有人卖凉粉,大年初一吃凉粉的习俗就不会丢,盐源人爱凉粉,我爱我的手艺。”王顺琼说。

王顺琼是生意人,也是精打细算的巧主妇,虽然每天要去农贸市场卖凉粉,但家里的一切也收拾得规规整整,就像他们夫妇二人,向来就是秉性敦厚的人,在制作凉粉的几道简单的工序中,从不懂得弄虚作假这一套,米凉粉,就得用上好的大米制作,荞凉粉,也要先看看荞麦的品质。“以前家里还有田地和果园,后来凉粉生意越来越好,田地只好租给别人种去了,果园仍旧由自己打理。家里做凉粉,潲水多,倒掉可惜了,我又养起了七八头大肥猪。猪粪作为肥料下到果园里,连肥料钱也省下了。”王顺琼说。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家的凉粉比别家的贵但却生意最好的理由。“十多年前,市场上的凉粉卖4角钱一斤,我家的可以卖到8角,而且买的人很多,大家都晓得我们家的凉粉不掺假。”

用自己的手艺来换钱,王顺琼一直很用心也很小心。她生怕因为一次失误搞砸自己的买卖。所以无论生意再忙,她也会细细做好每道工序,她的坚持,和李绍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坚持传统手工做法,让每一位食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大年初一,是一年里生意最好的时候,天不亮,王顺琼家的小院里挤满了帮工,一楼的大厅里,货架上、地面上,上百盆凉粉正准备被搬到农贸市场。丈夫邓万春领着几个人在案板前一字排开,搓面团,娘家人、夫家人都来了,吊浆的吊浆,洗盆的洗盆,王顺琼则守着热气腾腾的锅灶,双手握着木棒一圈一圈地往里搅,蒸气从搅过的地方“噗噗”窜起气泡,凉粉独有的味道渐渐飘散出来。搅凉粉是一件费力气的活,一大锅浓稠的米面,要不停地顺着一个方向彻底翻搅,直到熟透,才能舀进盆里慢慢冷却。

刚开始做凉粉时,王顺琼的手臂又酸又痛,只好夫妻二人轮换着翻搅。

这两年,丈夫邓万春自己设计了一款可以代替人手的翻搅机器,架在大锅上,人不必时时刻刻守在锅边,于是解放了一个劳动力。

“为了做这个凉粉,我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把产量提高。但现在主要的操作还是人工,只要忙,我娘家人、婆家人都会义务来帮忙,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越做越好。”王顺琼说。

要说做凉粉,不过就是去壳、浸泡、碾压、揉搓、吊浆、煮熟等几个步骤,但就是这几个看起来很简单的活儿,让每家人的凉粉味道不同、色彩不同。王顺琼多年来的经验让她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别人做凉粉,需提前称重按比例点石膏,但她只要用眼睛看看,用手一抓,就是恰到好处的分量。

特别用心的手艺人,性情总是骄傲一些,正如丈夫邓万春所说的:“我去吃过西昌的荞凉粉,说实话,我看不起。”一句话道出了自己对制作工艺严苛的态度。是的,态度是影响事情结果的直接因素。王顺琼夫妇的人生态度都在这一盆盆凉粉里。简简单单一盆荞凉粉,融汇了她多年的手艺和健康绿色的理念,颜色浓厚,吃起来滑溜爽口,满嘴荞香,又健康又美味,加上她自己做的辣椒油调料,最受大家喜爱,盐源人喜欢把它作为本地特色送给外地的朋友,也有不少人特地驱车前来购买。

“我们家的荞凉粉没有什么独特的秘方,一样的做法做出来的,只是我们用的是纯荞面,不会掺和其它的东西,以前听说有些人为了让凉粉有弹性,加入明矾或者其它添加物,这个可真是要不得。”外界对凉粉的传闻很多,却没有影响王顺琼的生意。

这是一种对手艺人的信任,也是对手艺起码的尊重。市井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然后就有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

王顺琼的邻居们,会直接到家里来买凉粉,有时候凉粉还没做好,她会邀请大家坐在小院里的梨树下品尝自己做的鸡蛋荞饼。

“说实话,因为卖凉粉,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在不断变好,我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虽然是农村妇女,但也每天过得美好,大家喜欢我的凉粉,我很感激,我们一家人会好好地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说到这里,王顺琼笑了,她不习惯说话的时候,有个记者在旁边忙忙碌碌地记录。

这就是一代手艺人的市井生活,没有跌宕起伏,没有功名利禄,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每天坚持好好做。在物质浮夸、快速变更的时代里,世人给予了他们“传统手艺和饮食文化的传承者”的好名声,然而在他们的心里,自己只是在做着一件最人性、最古老的谋生活计。

新闻推荐

换个手机摄像头也要找“熟人” 机主大呼售后服务太差

去年11月1日,盐源县民警贺开宇省吃俭用花了7999元在西昌讯展通讯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可是今年5月,贺开宇的苹果手机就出了问题:摄像头无法使用。好在手机还在保修期内,可以免费更换摄像头。但是由于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