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太阳的民族 ——中国傈僳族探觅
□罗三五
九、溯源泸水城
进入怒江大峡谷,就像进入了一个山水的迷宫。
入云的山峰一峰连着一峰,幽深的山沟一沟环绕一沟。车在峡谷里穿行,时而是穿云的雄鹰,时而是破浪的小舟。幽深的大峡谷始终给人一种追寻、一种企盼。
穿过峡谷,一转弯就到了六库。看到怒江,才感觉到了一个敞亮的天地。六库是一个镇,在内地只能称为一个乡场。但历史悠久,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套了时代的新装,仍然残留着历史的沧桑。六库是怒江州通往外界的要道,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的怒江州泸水县的县府就在六库。
泸水县城原来叫鲁掌,鲁掌为彝语,即“龙粮”的意思。传说在几百年前的一个春天,一群彝族人到鲁掌一带狩猎,发现这一带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于是在这里播下了谷种,并祈祷龙王保佑,赠予丰收。到了秋收季节,当他们再次来到鲁掌时,眼前是一片金黄色的田野和沉甸甸的谷穗。于是,他们认为这是龙王赠给他们的粮食,就把这里称之为“龙粮”,也就是鲁掌,以永远不忘龙王的恩赐。
怒江龙王赠给衣食的地方,据说也是傈僳人最早落脚的地方。清朝宣统年间,云贵总督派讲武堂总办到片马镇调查,查明五土司的实情,于民国二年给云贵总督写报告,认为五土司土地幅员相埒,习惯相同,人民之性情、风俗之纯朴亦无以异,拟请将五土司地并改一县,名曰“泸水”。
泸水,即今金沙江。怒江地区为什么要用金沙江名,据《泸水志》载:“盖泸水之得名,寻诸后汉孔明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大义,考此地,似又非在此。”
泸水的得名有许多值得考证的含义,但泸水的确是一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地方。为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数百年来,一批又一批傈僳族人从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翻过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汇集到怒江边上,靠勤劳和勇敢掀开了神奇大峡谷的面纱,敞开了三江之门的胸怀,把怒江建设成新的家园。
怒江边上,一群老人在唱着傈僳族多音部的民歌,“摆时”“莫刮”“优叶”。这是傈僳族民间多音部、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唱艺术。“摆时”没有特定的演唱环境,无论在田间小憩、野外邂逅、访家会友或过节日办喜事,都可以即兴而唱。“莫刮”是傈僳人的古歌,老人唱的歌。“优叶”是一种吟唱的歌,歌手的组合根据所唱的环境氛围和演唱的内容相互融合。
怒江州一位老州长,在怒江畔唱着“莫刮”,唱响了怒江,唱响了峡谷。这是一位地道的泸水老人,他曾经医治过高黎贡山下的疾苦,也治理过怒江畔的山川。那一年,他退下来了,退到了奔嘎山上,一口气种植了三千多亩云南小粒咖啡。
云南小粒咖啡在我国已有上百年栽培历史,但这样成片、成规模的发展种植还属少见。在老人的咖啡园里,秋天的咖啡林已是硕果累累,那些深绿色、黄色、紫红色的果实,把咖啡园打扮得珠光宝气,分外娇艳。那些来自高山贫困地区的山民,他们在咖啡园里安营扎寨,辛勤劳作。一幢幢农家小院在咖啡园里不时传来欢歌笑语。
老人还在怒江边上种植了沉香树苗圃,沉香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常绿乔木,树脂可制成香料或供药用,木材可制成香,树皮可用造纸,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沉香又名“女儿香”,传说古代的姑娘将洗晒的沉香隐藏于胸口,可取代脂粉,香品高雅,自古以来被列为众香之首。
十、观黎明丹霞
傈僳族是一个追赶太阳的民族。傈僳族人披星戴月,太阳从哪里升起,他们就朝哪里迁徙。
润盐古道上迁徙的傈僳族人,顺着金沙江古道,走过澜沧江的索桥,溜过滔滔的怒江。西汉著名的“蜀身毒道”上,盐源公母山供奉着“开山姑娘”塑像,清澈的“灵泉”辉映着摩梭姑娘的放羊图。
“定笮县出盐”,早在西汉时期,定笮县(今盐源县)就以盛产贡盐而闻名。元朝时期,一位牧羊的摩梭姑娘又把灵泉从这里运向云南等地,使这一条毒道成为著名的“润盐大道”。
大道穿过百灵山,通往盐边的茶园,身着“七彩衣”的傈僳姑娘正在忙碌地采茶。姑娘们介绍:“我们的衣服叫‘七彩衣\’,腰带叫‘吉祥带\’,裙子上的绣花和条纹条数、花纹形状都有讲究,代表着傈僳族人走过的千山万水,历经的千辛万苦。”
傈僳族人撵着太阳,逐水草而居,他们住在向阳的坡上,门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门方上也挂着太阳的符号。德宏州芒市,傈僳族女高音歌唱家在衷情歌唱“月亮出来我们在一起,星星出来我们在一起,太阳出来我们在一起。”
在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傈僳族老人在讲述着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傈僳族人从遥远的太阳边赶着羊群,带着海龟,追赶着太阳来到这里。他们看到这里永远是阳光普照,于是就在这里安居乐业。
“丹霞出明月,华星出云间。”黎明丹霞是丽江的,是中国的,是世界的。
黎明的太阳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丹霞是一片淡淡飘逸的彩云。从小木屋的方格窗洞里看去,岩层上那身披战甲的卫士,轻轻地拨开天地间的轻纱。古罗马城堡式的山峰还在朦胧之中,盛装的傈僳姑娘就踏着晨曦走出了木垒房。倾刻间,黎明的小河泛起了多彩的波光,小河边灌木林中的小鸟奏起悦耳的晨曲,山沟里渐渐升起了旋转的太阳。
太阳从小河边慢慢地攀爬,爬过了一道丹霞又一道丹霞。傈僳人说,黎明有一颗永远不落的太阳,黎明的太阳永远追随着霞光。
骑着马去追随盘山小路的太阳,在丹霞的山峰去观望情人柱的目光。情人柱是一位痴情的小伙子,执着地凝望着山峦间的牧羊姑娘。姑娘在山那边默默相望,目光里闪射出倾情的渴望。
千龟山上采药的老人披着长长的羊皮褂,戴着尖嘴毡帽,像一只苍老的山鹰,展开翅膀。那是一个远古的彼岸,那些披着皮褂、麻片的人,赶着牛羊,带着那上千的金龟,追赶着金色的太阳。
老君山的姑娘们反弹着四弦琴,飞舞的彩裙飘动起满山的杜鹃,捧出来的糯米酒只是淡淡的一丝酒味,人就醉了。黎明的丹霞,是彩云渗透的霞光。黎明的太阳,是永远不落的太阳。(终)
新闻推荐
这是在四川盐源县泸沽湖拍摄的摩梭博物馆外景(1月22日摄)。1月22日,位于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博树村的摩梭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展陈文物600余件,图片300余幅。该摩梭博物馆是中国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