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再度入川多地走访扩大服务项目人物

四川日报 2012-03-01 19:23 大字

“2011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再度入川,多地走访,扩大服务项目

【人物名片】

张平宜 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曾是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先后获得第七届吴舜文新闻采访奖及“新闻局”新闻专题金鼎奖。2000年,她开始帮助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村小学,善举持续12年。2011年7月,她获民政部“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今年2月又获评“2011感动中国人物”。□本报记者 王爽

2月3日,张平宜成为首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台湾同胞。2月27日,她再次来川。此行,她不仅要去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村,还肩负了新的任务,走访凉山州美姑、昭觉、盐源等县,考察那里的学校建设情况,以找到切口予以帮助。此前,本报曾对她做过专访,趁她落脚成都的间隙,记者再次采访了这位以坚韧与爱心感动中国的女人,聆听她的心路历程,以及未来的慈善思路。

感动:理解远比掌声更重要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为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这段“201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张平宜早已默记于心。采访时,她用缓慢而坚定的语调再次诵读出来,平添一份别样的感动。

“感动中国人物”的光环于张平宜而言,意味着什么?她告诉记者,重要的不是获奖本身,而是这份奖项蕴涵的一份理解,“一件事情可能会获得很多掌声,但我觉得理解远远比掌声更重要。”

推选委员会曾这样赞叹张平宜:“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让人理解到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张平宜说,这段话语美得让自己落泪,因为其中包含着最深刻的理解,也正是这份理解所带来的感动与压力,让自己停不下远行的脚步。

心路:十二年坚守读懂取舍

对于张平宜的孩子们来说,自己最多只拥有“三分之一”个妈妈。因为只有在台北时,张平宜才能陪伴孩子和家人,其余时间,她要么在大营盘村,要么在青岛的培训学校。“没有好好陪伴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如今,张平宜却是大营盘村300多个孩子的妈妈。“有一天,我接到女孩罗国英的电话。她说:‘张阿姨,我很想你,我想念书。\’我是在很多年前见过她,已经不记得她是谁了,但没想到自己对她的改变如此大,她到达学龄,就千里迢迢从盐源县来到大营盘小学上学。”讲起这个故事,张平宜红了眼眶,“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我多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什么事都能兼顾。但是人生充满太多取舍,12年来,我读懂了舍与得。”张平宜淡淡地说,“我会让孩子了解妈妈为什么而忙碌。现在大儿子在念高中,每年暑假都随我到大营盘村做志愿者。小儿子念小学时第一次去那里,背了一袋恐龙玩具去,我希望他懂得爱别人。”

希冀:适时推广大营盘村经验

挥别2011年,张平宜对2012年有了更多思考:为了把大营盘村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村的学校,她将花更多时间走访凉山州美姑、昭觉、盐源、雷波等县,去考察那里的学校,并将结合两岸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扩大服务项目,让“志工营”在当地家庭教育、妇女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贡献经验与智慧。

如今,已有50多名学生从张平宜创办的“希望之翼”职业培训学校毕业,最初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孩子,也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跳伦巴与恰恰舞。针对学生年龄结构的变化,张平宜准备让大营盘村与职业学校之间的配合模式有所改变,将在其他学校适时推广职业培训。

“希望孩子们坚持、珍惜,我们努力的这些年或许是你们最快乐的时光。”张平宜寄语大营盘村的孩子:教育是个漫长的工程,当这一代孩子成为了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受不受教育或许有所改观,这就是我们如今所做这一切的意义。

新闻推荐

姚晓敏康伊记者李秋怡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

本报讯(姚晓敏康伊记者李秋怡)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发生地震后,四川移动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组织网络技术骨干人员赶赴一线,紧急抢通因地震而停电的基站。目前,受灾地通信保...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