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生态打底绿色奔康

凉山日报 2018-07-17 09:01 大字

近年来,喜德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喜德”坚持绿色发展式脱贫模式,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持续用力生态保护,关闭取缔非法企业,不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奔康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环境保障。

环保导向发展

健全生态发展机制

喜德县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喜德县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方案》、严格政府绩效考核,将环境保护目标管理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环保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环境保护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大气、水、土壤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喜德县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全面展开“三大战役”。

该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统领全局,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建立健全环保执法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和交流,强化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对噪声扰民等热点环境问题,加强部门协调,同时针对环境保护存在问题,梳理排查出15大类、54个方面的问题,制问题清单,并针对梳理出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全面坚决整改。

生态目标导向

构建全域体系

以改善全县环境质量为目标,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突出抓好《水十条》落实,制定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喜德县工作方案》对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目标,做出部署,明确责任,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并专门建立了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投入资金140万元开展了1个县级、23个乡镇、11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划定及核定工作及1个县级和2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

同时,全面加强“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在前期“散乱污”企业摸排和整治工作基础上,进行了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县域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发改、土地、规划、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取缔,截至目前关停散乱污企业7户。并同步出台了《喜德县秸秆禁烧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秸秆三级禁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坚持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督促企业稳定运行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执法检查,并与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健全联防共治网络。

绿色共同体主导 深化联动机制

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发展目标,着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县广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喜德县工作方案》,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公众健康,积极主动推进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工作,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县域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创建了2个生态文明村、10户生态文明家园,以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喜德县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环境保护网格化实行三级管理、四级履责,落实环境保护网格员,建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环保监督网络,截至目前开展“双随机”执法行动60余次,其中查处企业21户,处罚金80.575万元,征收排污费39余万元。

该县通过持续发力生态保护与建设,高压展开环保违法整治,强化巩固生态保护成果,聚力构建安宁河、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真正从安宁河山水源头进行治山治水实现生态文明全域喜德建设。

(本报记者 孙泽)

新闻推荐

新成昆铁路进展顺利:曾被断言“修路禁区” 全程缩至6小时

近代以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很多铁路在延伸,它们中不少和自古奔腾的江河一样,像民族的血脉一般深深地烙在我们民族的精神...

喜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喜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