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夜校”为凉山长效脱贫提供强劲动能 □冯玉壁
2016年,凉山州喜德县小山村大胆尝试,率全省之先在脱贫攻坚一线首创“农民夜校”,同年8月,省委书记王东明调研小山村,充分肯定“农民夜校”工作。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凉山州作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是凉山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精神“贫瘠”、能力“贫困”、习惯不好、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则是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输血式”的物质帮扶是强基的必须之举,但“输血”终究只是治标之策,如若自身“造血”机能缺失,一旦停止“供血”,必然导致后天“营养供给不足”,最终丧失发展能力,动摇长效脱贫成果。
脱贫攻坚要出实效更要求长效,解决贫困问题要“治标”更要“治本”。“农民夜校”创立之初,凉山就特别强调了“农民夜校”的功能定位,要着力解决农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群体,在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学文化、思想观念、脱贫视野等方面“不知、不会、不高、不新、不宽”的问题,在全州农村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识大体、顾大局的“明白人”,带动一批遵规守纪、依法办事、明德知礼的“老实人”,储备一批致力移风易俗、积极禁毒防艾、引领致富奔康的“带头人”,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敢开拓勇创新的“能干人”,全方位、多角度从根源上彻底转变思想观念,解决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瘠”、能力“贫困”等问题,培育贫困群众“造血”机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固脱贫成效。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要盛满水,每块木板都必须一样平齐且无破损,组成木桶的木板中如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就无法盛满水。换言之,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关键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凉山属于多民族聚居区,特别是因受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群众自身存在“短板”种类较多,个体差异较大。凉山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创办“农民夜校”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人施教,针对农民群众产业发展、文化知识、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量体裁衣科学设置课程、分类开展教学,让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学政策、树新风”,就是要帮助农民群众找出、补齐那块最短的“木板”,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激发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当前,凉山已在全州3747个建制村全覆盖建立“农民夜校”,通过培育“造血”功能、补齐自身“短板”,“农民夜校”正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长效脱贫源源不断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强劲动能,可以预见,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凉山的明天会更加富强、和谐、美好。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大凉山履职记:“慢”出来的“好”日子 “最美的彩虹在凉山,北京的火车到凉山……”40多年前,还在上学的潘成英在课堂上学到了这首歌曲。那时火车刚刚开通,这
40多年后,火车换了,车站变了,潘成英也从一名学生变成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如今的她,依然常常乘坐这趟火车走访村民、调查研究,与很多身处凉山腹地的村民一样,“慢火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
喜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喜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