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转”起来 致富快起来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泱 龙明云 陈小玉 杨玲玲 罗予婕
在新村村大棚蔬菜地里,二十几个村民正在菜地里有说有笑地管理着树椒。有的理着麻线,在树椒的四周,一头拴在树椒的根上,一头拴在树椒顶上的电线上,而有的村民则细心地采摘着多余的树椒花和叶子。
“不把多余的花和叶子摘掉,会影响树椒的质量,如果不用麻线支撑着椒根,一到结果,椒根就会承受不了重量而倒下。”椒农邓民生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这可不是一般的辣椒,成熟的时候,两、三根就有一斤重。价格也不错,今年春节的时候,每斤单价卖到了4块多。生长期10个月,7个月采摘,每亩产量1万7千斤左右,每亩产值达3、4万元。”邓民生告诉记者,去年,他承包了52亩地搭建大棚蔬菜,种上了树椒,到现在已经卖了三次,收入还不错。
这是新村村土地轮转后实施集约生产的一个剪影,因为土地少而地力肥,发展特色农产品成为新村村的不二选择。
在外学技术 回来承包土地当老板
说到为什么承包当地的土地试种大棚蔬菜,邓民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喜德县开始搭建第一个大棚蔬菜时,他就曾在那里打过工,如何搭建大棚、如何种植蔬菜等一系列技术,都是在打工时学会的。
“这两年,家里的土地少,大多数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我想,何不把村民们的土地承包过来,搭建大棚蔬菜试种呢?况且,这里的条件和当时我打工的地方都差不多。但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家里人时,家里人全都否决了。”邓明生回忆,对于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当时全家人都反对。一个说,那么多钱砸进去了,万一亏了怎么办?另一个说,钱砸进去不说,到时候连承包费都给不起可怎么办?
但邓明生却是一个不易放弃的人,看准了时机后,2015年5月,他多方筹资52万元,承包了新村村52亩土地开始搭建大棚蔬菜。令他没想到的是,村两委一听说他要搭建大棚蔬菜,立马和县相关单位和乡上申请,请他们帮忙。最后,政府给与了他每亩1万的补贴,加上蔬菜地里水沟、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县、乡投入的帮助资金共达到了100多万元。邓明生发展大棚蔬菜的梦想进一步得到了落实。
“刚开始,我的心还是有点虚,这52亩土地的承包费,每年就是52000元,好在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我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现在好了,卖一次树椒就挣得了10多万元,几季下来承包费都够了。”邓明生说,去年十月种的树椒,已经摘了3次,现在还可以摘第四次。到今年7月,这52亩大棚树椒,收入60、70万没问题。年底,他还计划着承包100亩土地,搭建其他品种的大棚蔬菜。
土地“转”出去 就地打工钱包鼓起来
说到大棚蔬菜带来的好,新村村村民们也受益匪浅。就在树椒地里打工的村民童学英告诉记者,他们家2亩5分水田都包给了邓民生,每年拿的承包费虽然只有2500元,但老公在外打工,每年挣回3、4万,自己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还可以在大棚蔬菜地打工,每天60元,一年下来能挣1至2万元,“如果只守着这2亩5分地,一年下来也挣不到万把块钱,这样一来,岂不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新村村土地轮转出去后,村民们大都没有了农活,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村两委鼓励村民就地打工,薪水虽少,但可以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等再过几年,产业规模搞上去了,薪水自然也就上去了。
“过去我们家的土地都是拿来自己种粮食,一亩地最多收入两千多块,收入低不说,一家人的劳动力都花在上面了。现在土地转出去后,我们打工一个月挣的钱,都比在自留地上辛苦一年挣的还多。最主要的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都照顾到了。”村民沙马伍各告诉记者,自从邓民生搭建大棚蔬菜后,她就在这里打了10个月的工,已经挣了1.8万元。
土地轮转,不仅“转”出了一片新天地,新村村村民们的钱包也开始鼓了起来。
(紧接A02版)老人们送来的学生。
“村里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照顾他们的只有留下来的爷爷奶奶.如果没有这个幼教点,这些小孩只有跟着老人耍泥巴了!”幼教点朱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在刚来的时候,一句汉语都不会。一学期下来,大部分都能用简单的汉语交流了。
村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技术服务、商品购销、社会管理和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及体育活动阵地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备,村容村貌特色鲜明、整洁优美,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彝家风情乡村旅游业和特色种、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得到夯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是今日新村村的真实写照。
B致力于基础设施改善 产业发展“新”起来
“我们的基础设施建好了,现在老百姓做什么都方便多了,致富的路也宽了。”新村村村委会主任的惹火体告诉记者,住房问题解决后,村民们现在想的是如何发展新产业增加收入。
由于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分地,有的村民干脆把地承包出去,除了留下老人和读书的孩子,一家人一起出去打工了。如今,全村每年至少有600多人在省内外打工,每年挣回的钱达1500多万元,劳务经济成为了新村村最大的支柱产业。
“不打工,吃啥子?光是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最多能解决温饱问题,家里的开支、孩子读书的费用哪里去找?这几年,我在山西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年都挣十多万,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和煦的微风中,该村二组村民龙布尔坡正高兴地和几位村民谈论着自己在外打工的感受。
的惹火体还说,新村村由于没有其他特色的支柱产业,村民们虽然享受了彝家新寨建设的项目,但自己筹措十多万资金来修楼房,还是很难。可喜的是村民们一个带一个地外出打工,解决了修房资金的困难。如今,像龙布尔坡一样在外打工,每年挣回十多万劳务经济的村民大有人在。平均下来,每家都有一至两名劳力长期在外打工。
在村边的山脚下,十几个带着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正在修建村里的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据了解,这个养猪场原来是个小山坡,去年,四川希望集团西昌分公司到这里考察后,决定在新村村设立养猪场,猪苗和饲料由该公司提供,新村村负责养殖场的投入资金30万元。猪养好后,该公司给新村村每头猪150元的养殖费用,养殖场可养猪1000头。就此一项,新村村每年便可挣回15万。
“不仅是养猪,我们村有7户村民趁着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承包土地种植紫花苕光叶子,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的惹火体介绍说,这7户养羊户,目前存栏700多只羊子,每年出栏600多只,收入达30余万元,平均每户发“羊财”5万多元。
“彝族有句谚语‘父欠子债为儿讨媳妇成家,子欠父债祭祖送灵\’,所以,一到祭祖送灵季节,一只成年的公绵羊有时可以卖到5000元。去年11月的一天,我赶了20只公绵羊到县城卖,一天下来,收入就达5万多元。”村民阿别拉哈家的羊圈里还有112只绵羊,由于气候条件好,每年一只母羊要产两次羊羔。这100多只羊,每年均出栏60余只。除去各项开支,仅靠养殖绵羊,一户村民一年可净赚5、6万元。
曾经落魄的村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拉克乡党委书记王珏告诉记者,由于基础设施完善,村民们的住房独具彝族老家特色,中央、省、州领导来喜德调研时,都会来看看新村村。这两年,他似乎成了一名“导游”,介绍着新村村的发展。
下一步,新村村将依托温泉和便利交通,重点打造温泉旅游农家乐度假村。届时,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村。
C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文化新风“吹”起来
3月23日傍晚,晚饭后,村民们陆续来到村委会广场上。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打起了篮球,而十几个妇女则围起圆圈,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达体舞。几个小孩和老人,则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高兴地玩耍着。
“过去,吃了饭,要么喝酒聊天,要么打牌,现在,大家都爱在这里健身聊天。说实话,有了这个健身广场,村民们的凝聚力比过去好了很多。”如今,新村村里没有一个吸毒、贩毒者,村民家的大门永远大开着,也不会掉东西。
据该村老人龙布伍勒回忆,上世纪60、70年代,处于大山深处的他们为了生存,树皮都吃过。如今,几个孩子都在外打工,每年挣回十多万,住的是楼房,顿顿有肉吃,生病了有医保,娃儿读书免费,还有生活补助。
“我这一生,住过茅草房、木板房、土瓦房、砖瓦房、楼房,吃过树皮。现在孩子们打工回来钱包鼓鼓的,这样的生活,在以前都不敢想啊。”村民吉果呷呷的父亲告诉记者。
在村委会的农家书屋理,村民阿约各各和吉古克的莫各自从书架上寻找着喜爱的读物。几分钟后,吉古克的莫拿起一本介绍健康常识的书籍仔细地翻阅起来,而阿约各各则拿起一本玉米种植技术书看着。
“现在生活好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健康。我血压最近有些高,所以想看看书上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吉古克的莫如是说。
村支书阿别伟古告诉记者,农家书屋里农业科技、健康常识、禁毒防艾、法律常识、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书籍一应俱全,村民们一有空,就会来翻上几页,农家书屋也成为了大家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的好地方。
“过去十几年,我们村的人均GDP都在逐年递增,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2010年,达到了3000元,到去年,人均收入已达4600多元。再过几年,村里的新产业一上市,我相信,这里将会是孙水河南岸最美丽的世外桃源。”畅想未来,村两委干部信心十足地说。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胡佳丽)37岁的彝族干部阿尔猛杰,是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党委书记。他创新推行6个“1+1”工作法,在全镇推行干部包村负责、集中服务,下村代办等措施,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地处凉山州的冕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