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 助推农民专合社发展
11月13日,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源泉村成远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两排圈舍成行排列,中间一片草地上成群的土鸡正在啄食。
“没有国家支持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我们根本没有能力恢复建设。”合作社理事长袁成远说,合作社在2012年遭遇了特大洪灾,猪圈被毁,损失百万元,幸亏国家支持合作社50万元,他才重建了猪圈。
2014年起,凉山州省级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向从安宁河流域转到10个彝区县,数据显示,2014年凉山州此类资金共1225万元,有850万元投入10个彝区县,2015年900万元中有850万元投入10个彝区县,资金比例递增。“彝区合作社普遍比较弱小,发展比较缓慢,这样一笔资金投下去,就有可能给合作社带来突破性的作用。”凉山州农经站站长吴春余说。
财政资金犹如雪中送炭
袁成远养野猪已经有8年历史,仅2011年销售额就达到180万元,当年7月,袁成远注册成立成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算带动村民一起发展。不料风云突变,2012年8月31日,一场洪灾席卷喜德县,合作社猪圈被淹,养殖的野猪只剩下30多头,损失达到百万元。“可以说几年成绩毁于一旦,想筹资恢复,可是大家都遭灾,哪里去筹。”袁成远说,2014年年初,政府给他们带来了喜讯,有一笔50万元支持农民合作社的资金,可以用于项目建设,袁成远大喜,赶紧再筹资了50万元,启动了猪圈的重建。
“2014年,喜德县一共有4个合作社获得支持资金。”喜德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农经股股长翁古木牛介绍,合作社先按照发展需要报项目建设方案,经过上报批准后实施,资金按照实施进度拨付,项目建设开始拨付30%的资金,基础设施完工后拨付30%的资金,竣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30%的资金,10%的风险基金针对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补助给合作社社员。
喜德县兴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因此受益。
2012年11月,在亲戚引导下,喜德县冕山镇和平村村民刘宇琴投资10万元建了5亩大棚种植蔬菜,同年,带领4户农户成立了兴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种植要有规模,从合作社成立起,刘宇琴就动员其他村民一起种植蔬菜,但因为大棚建设投资大,只有十几户农户种了露天大葱。“每一季我都动员他们跟着我一起种,不知道有多难。”刘宇琴说,带动格外吃力,折腾了一年,到了2013年底,社员也只有9户,种植大棚的也仅有自己一人。
2014年初,听闻有支持资金,社员种植热情高涨,赶紧筹资建大棚。
兴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的项目建设以建设大棚为主,50万元的资金中有3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迫切的是带动村民扩大规模。”刘宇琴说。
合作社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今年4月,成远合作社猪圈建设项目验收完毕,猪圈面积由原来的800平方米扩大到1800平方米。上个月,省农委送给袁成远四头杜洛克黑猪,引导他将本地黑猪与杜洛克黑猪杂交,培育凉山本土新品种。“现在信心更足了。”袁成远说,今年年底合作社猪出栏量可达到2000头,是原来的5倍,目前正值腊肉需求旺季,从上个月下旬到现在,成远合作社的腊肉制品销售额已达15万元。
几公里之外的冕山镇和平村,新建的几个大棚特别醒目。“这25亩地就是国家支持合作社资金建的大棚,没有国家支持,带动不起来。”刘宇琴说,今年每亩的产值都在万元以上,效益实在看得见,农户纷纷入社,社员猛增到120户。
2011年至2013年,省级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安排给凉山州共1250万元,19家合作社获得支持。2014年起,该项资金投入大幅度提升,2014年为1225万元,2015年900万元,两年共有43家合作社获得支持,范围明显扩大,前三年的资金基本安排在安宁河流域,但是2014年和2015年分别有850万元投入彝区县。
吴春余说,彝区县的合作社本身比较不规范,合作社理事长更多是“家庭农场主”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角色,借助支持资金,他们也在转变角色,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钟美兰)
新闻推荐
儿童节当天,12岁的娅娅(化名)没有像同龄孩子那样穿上漂亮衣服,在父母陪同下欢度节日。她身穿兰白条纹病号服躺在重症监护室,她不知道身边有多种监测生命体征的仪器,更不知道有多根管子与自己身体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