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彝区打响扶贫攻坚战

四川日报 2014-04-28 13:30 大字

让大小凉山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本报记者 李淼

大小凉山彝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区,目前该地区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以来,四川省在该片区实施综合扶贫开发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成效巨大,但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彝区是‘四大片区\’攻坚扶贫的瓶颈,必须率先突破。”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指出。

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集中力量打一场彝区扶贫攻坚战,加快彝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这场扶贫攻坚战如何打好?

治贫啃“硬骨头”凉山2016年全部消除极贫村

“危房就要变漂亮新寨了!”喜德县泥波镇曲子洛村阿西夫体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这个海拔2551米的偏远角落,刚成为全县今年唯一建设彝家新寨的极度贫困村。

不久前,凉山确定极贫村彝家新寨建设任务:今年新增5000万元专项实施16个极贫村;2015年,一般村从计划的144个减为59个,极贫村则从15个增至100个;2016年,一举解决全部227个极贫村的贫困问题。

凉山确定的标准:极贫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53元,且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2011年就已确定255个极贫村。”该州扶贫办扶贫科李世明说,但并无专项资金,当时只有60个村纳入彝家新寨“十二五”规划。

更多极贫村提前纳入彝家新寨建设规划,大调整的背后,是大小凉山彝区治贫思路的转向。“开始是先易后难推进总结经验,主要在高二半山区以下开展。”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维嘉表示,随着扶贫攻坚深入,逐渐向最贫困地区延伸,向海拔2500米以上迈进。新形势要求先难后易,啃下“硬骨头”。

“三最”***移风易俗保障“四好”

不久前召开的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开发专题座谈会提出,彝区扶贫要瞄准“最困难的村、最困难的户、贫困群众最紧迫的事情”。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认为,这“三个最”,是***机制的具体化。表明为彝区扶贫攻坚工作方式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准滴灌”式扶贫转变,为扶贫资金项目投向指明了方向,更能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如何做到“三最”?凉山选准极贫村发力,精准识别,找出真贫。乐山则打算按贫困程度排序,结合住房现状分指标,并对新建房特困户增补1万元。

在彝区,路好是群众最渴盼的。因为路烂,喜德县马觉村去年建新寨,一匹空心砖从县城运到村上,竟从2元变7元。“已明确把交通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将加快解决8个乡不通油路、298个村不通公路等问题。”刘维嘉说。

***的成效如何衡量?基本标准已经出炉——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四个好\’,通俗易懂,既接地气又好操作,既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体现了目标和结果的统一,是当今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彝区扶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是评价和检验扶贫开发成效最直接的体现,最基本的标准。”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表示,“好房子是基础,好日子是目标,好习惯和好风气是保障。”刘兵表示,移风易俗对扶贫攻坚更具独特意义。

喜德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马海支支举例,10年前有人为老人去世一次宰50头牛,为争面子一夜返贫。不久前,他到成都出差,跑遍超市寻找适合的餐盘,“想推广吃自助餐,会更节约,也更文明卫生。”

一些地方,厚葬薄养、高价婚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依然根深蒂固。刘兵建议,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应继续深化,还要实施好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文明“五进彝家行动”,让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扎根彝区。

刘维嘉表示,可将反对浪费、改变陋习写入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并纳入“反四风”重要内容,发挥好党政干部示范作用。

打好“组合拳”10项扶贫工程斩穷根

喜德县两河镇洛呷村,100多座彝家新寨山坳里梯次铺开,阳光下煞是惹眼,水泥路穿村而上,路旁700亩花椒正探出果实。

58岁的阿苦电加正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宽敞整洁的客厅里,家电一应俱全,老伴则在厨房用电磁炉烧饭。去年,他靠种花椒和养猪赚了2万多元。这个“五一”,准备到上海看望当工程师的女儿。

“修路,建房,兴产业,发展教育,移风易俗……”马海支支说,洛呷村和阿苦电加家的巨变,正是彝区综合扶贫的浓缩版。

不久,更多的阿苦电加将享受到综合扶贫开发新政策的“雨露”,力度更大、内容更全面。

如何解决彝区贫困根源性问题?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指出,要集中力量、全面攻坚,采取特事特办、特地特办的非常手段、非常举措。

省扶贫移民局牵头起草的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拟涉及彝家新寨建设、乡村道路畅通、基本水利建设、教育扶贫提升、职业技术培训、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发展服务、卫生健康改善和现代文明普及,直指彝区穷根。

“方案起初涉及5大民生工程,但缺了个‘发展\’,扶贫攻坚就会打折扣。”刘维嘉说,最初加上5大发展工程统筹成10项。

据透露,10项扶贫工程“与过去规划比,最大特点是治贫方略和手段的综合性一体化,不再是‘千头万绪,温饱第一\’,而是重物质也重文化扶贫的系列工程。”刘兵说,必须整体联动、系统推进,打好“组合拳”。

刘维嘉表示,方案如果通过并切实落实,到2020年,大小凉山彝区有望同步实现小康。

新闻推荐

学什么 想什么 准备怎么做

四川省11位县委书记参加中央党校首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习,其间他们——核心提示●去年下半年,中组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轮训全国县委书记的通知。根据轮训计划,四川省11名县委书记参加第一期学习。●首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