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美兰喜德县则约乡石门村高山太阳给建成不久的新
□钟美兰
4月28日,喜德县则约乡石门村,高山太阳给建成不久的新寨镀上一层金色,家家户户墙壁上,用黄、红、黑三色画着各类彝族图案,远远望去,煞是醒目。
村民吉克子哈家客厅里,皮质沙发,花纹瓷砖地板,冰箱倚墙而立,电视、橱柜一应俱全,空气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吉克子哈感叹,彝家新寨建设,还不仅仅只是让家显得 “更现代化”,随之配套而来彝家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使他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安逸”。
“做饭,三锅桩支起,灰尘和烟雾到处跑;吃饭,以前我们没有坐板凳的习惯,大家席地而坐,拿一个大木盆把饭菜舀起,拿手抓着就吃了。”因为使用三锅桩,上山砍柴成了每年冬季的必修功课,“一年烧1000斤”木材。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后,吉克子哈说:“党和政府补贴2.5万元修了楼房,还安上了沼气、自来水,用生化炉和电磁炉替代了三锅桩,用椅子替代了地上坐。”
“像这些卫生习惯,以前我们从来不在意,现在房子好了,生活好了,卫生也讲究些了,你看看,那个防蚊帐,就是我们自己装的。”吉克子哈兴奋地介绍着,在他家客厅的大门上装着一道蓝色的纱帘,用来挡蚊子苍蝇。
声音
宋海英(凉山州文明办副主任):
凉山自2010年4月起,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正式启动,计划集中用三年的时间,引导群众摒弃随地而坐、席地而卧、裹毡而眠、三锅桩炊煮、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逐步达到睡有床铺、盖有棉被、坐有板凳、炊有灶台、餐有桌凳、食有碗筷的生活标准。截至去年年底,已向群众发放板凳158.9万根,实现彝区每户群众有三根板凳的目标。目前,凉山正制定包括“送教育下乡”和“送文化下乡”在内的“五下乡”方案,预计6月底全面启动,以进一步升级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钟美兰“8·31”洪灾让进入喜德县的泸(沽)喜(德)和米(市)西(昌)两条主干道严重受损,其中,86公里的米西路26公里路基被毁,恢复难度极大,唯一的出境公路寄望于泸喜路。9月2日,洪灾的第三天,泸喜路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