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邛海采到18米以下水底积淀物 首都师范大学专家在西昌打破国内纪录
研究人员通过装置进行水下沉积物采样。
文/图本报记者寒梅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教授带领团队到西昌市的邛海开展《青藏高原东南部21ka以来植被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这是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内容为邛海湖泊岩芯采集。那么,目前此项工作进展如何,此研究对邛海水域环境保护又有哪些作用呢?
采集水下淤泥
展开项目研究
在邛海水面,几名研究人员正在通过装置进行水下沉积物采样,当天,他们已经采集到了水下约18米的邛海湖泊岩芯(淤泥),成绩喜人。
此次科研项目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刘兴起教授介绍,此项目在四川选择了不同海拔高度的三个湖泊(那冷错、伍须海和邛海),邛海是最后一个采样点,其水底沉积物采集深度已经达到水下近20米,冲破了国内纪录。
刘兴起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利用同样的采样设备在国内就只有在泸沽湖采到了水下15米的淤泥,此次在邛海采到了水下18米,已破了国内的最高纪录。
那么,采集水下淤泥有何用呢?据了解,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青藏高原东南部21ka以来植被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项目,是由中德(中国、德国)合作的一项科研项目,主要是通过水域沉淀物采集,通过后期数据分析研究沉积物DNA,以此来了解植物多样性演变。
刘兴起还介绍道,此次研究项目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主要是想通过邛海沉积物研究,来恢复过去两万一千年以来,植被演替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这项研究能为邛海流域的恢复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研究生物多样性驱动因素
为现代自然保护提供参照
据介绍,生物多样性作为现代自然保护及生态修复的重要参照,其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趋势以及背后的驱动机制对于开展相关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由于地形、气候因素的影响,植物多样性变化相对复杂,是研究其变化过程及各驱动因素响应机制的理想区域。本研究拟选择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三个湖泊(那冷错、伍须海、邛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湖泊沉积学、古生态学研究,利用孢粉记录、古DNA记录重建该区域晚冰期——全新世阶段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时间、空间规律,进而探讨气候变化、自然扰动(火灾事件等)和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信息,为未来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刘兴起说,他们后期会对采样做相关分析,包括孢粉、磁化率、同位素等,还有可以恢复植物信息的环境DNA。如果有硅藻的话,还可以恢复过去两万一千年以来邛海的一些水质变化,比如说ph值、盐度、透明度等。
刘兴起教授说,此研究还能了解邛海的水质,比如历史时期的水质状态、营养水平如何,在了解的基础上可对邛海将来的水质恢复提供参考。另外,在邛海流域里研究它历史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包括植被的种类是什么样的,以此来对邛海流域的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提供建议。
该项目通过3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最终将会为环境水域保护提供参考建议。
借助项目了解邛海
提供生态保护依据
邛海是如何形成的,邛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如何,在2万年前邛海里有哪些植被,当时的气候如何?通过此次《青藏高原东南部21ka以来植被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项目研究,这些答案将呼之欲出,为了未来邛海的保护,也为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966年,通过测绘邛海流域的林地和灌木林地了解到,邛海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占到整个流域总面积的11.4%,后来通过大量的飞播造林等措施,植被覆盖程度占整个流域的53.7%。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想知道邛海流域以候如何,有哪些古生物存在,能够为科学地保护邛海水域提供更多依据,此次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专家团队带来的科研项目,将补齐这些在邛海研究方面的短板。
西昌市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主任杨军表示:“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刘教授他们的团队,对整个邛海湖泊的岩心,也就是俗称的淤泥,进行钻探后取样,拿到北京,再通过国际合作送到德国,去分析岩心(淤泥)里面的植物的孢粉,还有其他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软体无脊椎动物等,甚至通过植物的叶片能分析出是哪一种植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今后的邛海流域的植被恢复,看它是以针叶林、阔叶林,还是针阔混交为主,对邛海真正的植被恢复起到科研指导作用。”
现在,邛海水域沉积物采集工作已经结束,接下来,这些采集到的标本将送到德国进行分析,在年底会有初步的结果以及相关论文呈现,届时,对于邛海,我们将会了解更多,神秘面纱将被揭开。
新闻推荐
顶楼的“彩钢棚”被美客美家酒店用作办公区。工人拆除美丽阳光酒店违建“彩钢棚”。客人在这里就餐员工...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