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贵调研大箐乡扶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发展情况 全力打造“高山农林牧现代产业园区”

西昌都市报 2019-08-29 08:11 大字

马廷贵调研大箐乡扶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发展情况。

文/图本报记者李春

日前,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廷贵与市级相关部门、大箐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西昌市大箐乡就扶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深入脱贫农户家中,了解他们通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带来的生活改善。

建农贸市场

促脱贫增收

大箐,在彝语里是山清水秀的地方,登上山顶可以观看邛海、泸山及西昌城全貌。全乡境内有以东西河飞播林为龙头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6.4%,其中天然草场2万亩、森林面积10万亩。

大箐乡胜利村,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中,狠抓产业扶贫,加大俄鸠坝农贸市场以及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曾经放牧的高山草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发成为高山生态蔬菜和花卉基地;全乡通过举办蓝莓采摘节、彝族民俗文化展示等活动,引进外地观光农业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群众脱贫增收。

“俄鸠坝农贸市场建成之前,附近的村民基本上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山外去卖农畜产品。市场建成后,每周六设为胜利村赶集的日子,周边村民和城里过周末的市民都会来这里赶场,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态土特产的交易,也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村民们足不出户,洋芋、荞子、鸡、牛、羊都能卖到好价钱,人均增收上千元。

在农贸市场坝子的旁边,还建设有村卫生室、活动室、文化室及便民服务中心。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村服务中心里还设立了扶贫卫生超市。超市的设立,使群众可以通过家庭环境建设、产业发展等得到积分,用于换购所需的生活用品。“这超市成为了西昌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亮点,激励着我们彝乡群众努力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大箐乡乡长杨顺说。

利用自然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调整、提质增效,打造品牌、树立龙头”,发展思路决定了出路。近年来,大箐乡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传统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由“农产品供给型”向“休闲观光型”转变。

例如,民主村在现有蔬菜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品质效应提高经济收入;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白庙、民主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种植核桃4000亩;在海拔高的胜利村种植华山松1500亩;在三个村种植青、红花椒3500亩;扩大生猪、牛、羊、鸡养殖规模,建立胜利村养殖合作社,利用胜利村新建的俄鸠坝农贸市场设立的畜牧交易市场,引进州内外交易商,带动做强畜牧产业;抓住胜利村被列为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契机,建设生态草场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加快推进胜利村旅游发展规划,力争建成户外运动基地,逐步推进全域旅游经济发展。

马廷贵在调研中强调,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工作。实现持续脱贫,其根本是持续地增收致富,因此务必要通过抓产业调整和产业发展,切实围绕抓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全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脱贫任务。希望大箐乡干部再接再厉,围绕让山乡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多做文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着力打造“高山农林牧现代产业园区”,将观光农业、有机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有机结合,深入带动脱贫攻坚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为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奠定基础 葡萄大棚增开天窗有补贴 四个乡镇每亩预计补助300至500元

葡萄是西昌市目前种植规模最大的特色水果。文/图本报记者李春好消息,西昌现代农业(葡萄)产业园发补助...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