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邛海时代”走向“安宁河时代” 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西昌探索
四十周年
三个刻度 持续追求
GDP从1979年1.43亿元增长到2018年509.38亿元。
三个刻度
2007年至2016年为黄金十年;2017年至2026年为铂金十年;2027年至2036年为锦绣十年。
持续追求
一年一主题一年一解决,一步一步攻坚破难,一年一年持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上点年龄的西昌人,对邛海的记忆留在游泳、钓鱼、划小船时光里;
中年人对邛海的记忆留在骑摩托车环湖,吊脚楼烤鱼煮虾的美好里;
年轻人对邛海的认识,在中国最大城市湿地漫步,相互嬉戏追逐中;
本地人说,邛海是母亲湖,山水城有机相融,处处见绿、空气清新;
新移民说,这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美丽宜居,在这里惬意自得;
创业者说,厚积千年的文脉,辉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无数人……
从邛海小渔村走向安宁河平原,从“承接成昆、联动雅攀”,进入“向先进学习、与发达为伍”,融入蓉渝昆贵“四星拱月”。
由农村县城版涅槃的西昌一路走来,走向平原天地宽,豪迈迈开大步向未来,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西昌GDP从1979年1.43亿元到2018年509.38亿元,建市40年西昌出探索一条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转型和突围之路,正在一步一步形成的大格局、大气象。
高站位
越开放越有勇气越开放越敢开放
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年轻县级市西昌,承接东方风来满眼春。西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困境中赢得生机,在逆境中奋勇争先的宏伟进行曲。
西昌1979年建市,至今为止也只有40年;但西昌有幸,与改革开放元年同年建市,在思想解放中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十余年来,西昌人骨子里不乏创新创造的探索实践,一个理念一把火就能形成发展的燎原态势。
2006年以前,全市仅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两块国家级的品牌。同年,市委市政府从叫响“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开始,以品牌创建为带动,敢于向国家标准看齐,主动向全国先进榜样靠拢,补齐各类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短板,通过持续发力,西昌先后获取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卫生城市等70余项国家级荣誉,西昌对外城市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
十年间,乘“一办三创”之东风,借凉山州建州60周年之契机,科学确立“三步走”发展蓝图,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十个发展主题年建设、五大片区集团攻坚”三条主要路径,奋力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大棋局中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打赢了五场“攻坚硬仗”,万众一心推动西昌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逐步实现“向先进学习、与发达为伍”,成功迈入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梯队。
十年来,西昌在各种争议中砥砺,在层出不穷非议中前行,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干起事了干成事了。
西昌厚植土壤,让最具潜力、活力的经济元素长成“参天大树”。
从西昌无一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的历史,到2018年,沃尔玛、百胜集团、肯德基、中水集团、法国雅高、江铜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嘉士伯集团、泰国正大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攀钢集团、四川路桥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梅塞尔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已进入西昌。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9.38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3亿元;实现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97.04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占比达到53.39%。
2006年,西昌GDP首次过100亿元,从1979年建市算起,过百亿用了27年时间;此后,相继超过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2018年过500亿元,仅用了12年时间,新增了4个西昌的财富,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不说在内地西部地区,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不多见的。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越开放越有勇气,越开放越敢开放。正是得益于勇立潮头不甘人后,打开大门开明开放,西昌才一步一步累积了发展红利,夯实了发展根基。改革开放40年来,西昌累积起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西昌持续向前的发展基础。
大突围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四梁八柱撑起格局
西昌的基础条件不占优,但西昌有无中生有、创新创造的动能。黄金十年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和提升城市品牌价值作为西昌逆境突围的一招“先手棋”。
从面积而言,建成区面积从8平方公里扩展到44.3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8.92%。从格局看,西部新城总规划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昌市老城区大小;安宁河片区、老城片区、川兴大兴片区、海南大箐片区、海河南山片区、西昌新区的开阔……
发展不再“摊大饼”,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西部新城成为西昌教育、文化、居住、商业的新中心,也是西昌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北大附属实验幼儿园、北京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天立国际学校、航天学校等纷纷建成开学。
西部新城总规划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昌市老城区大小,目前西部新城已经进驻了正黄、成投、川投、红星美凯龙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创新创业创作中心、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中心……这里的青山绿水、阳光花雨、清风明月,最能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科学家的思想火花、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2007年,“项目建设年”催生出发展的裂变,“五个一”“三拖一”“三不三看”带给了西昌跨越的机遇,带动西昌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黄金十年期间最高年GDP增速达到19%以上,以最短的接力跑时间,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009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史上最为艰难的攻坚战役“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坚持把邛海作为全市的核心生态资源,先后投入资金51亿元,实施了规模空前的邛海生态恢复整治行动。
湿地拆迁历经9年时间,9000户3.5万人的和谐整体搬迁,既体现了西昌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更凝聚着无数党员干部心血和智慧的付出、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成就了这一西昌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终于建成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被纳入全国21个重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邛海2万亩湿地基本建成,湖水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水质全面恢复至Ⅱ类,局部达到Ⅰ类。邛海湿地建成后,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生态环保科普示范基地、国际旅游摄影创作基地、国家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
2018年,实现旅游收入230.5亿元,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59天,优良天数率达98.4%。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咬定靑山不放松,历尽艰辛成大道”。西昌实现风雨涅槃靠的是全市75万各族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黄金十年”是西昌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是一个英雄集体的传奇史诗;是全市各级干部奋力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抢出来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大格局
结构优化产业转型 说到做到只争朝夕
蓝图来自前瞻谋划,事业成就胆气血性。
从40年前43户西昌工业企业总产值7500万元,到2018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46亿元。
西昌市已经构建起“一体三翼”工业发展格局,58户规模以上企业成为现代工业的主体,三大工业园区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引擎。全球最大钒钛加工基地、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国最重要西电东送战略基地、西南最大水电设备制造基地初显雏形。
“凉山·西昌星”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达230亿元。
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6.7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76.37亿元,占GDP比重达54.3%。
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4个,创建市级“四好村”62个、州级54个、省级11个,长板桥村规划进入全国第一批28个优美村庄规划示范名单,大青乡白庙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园林新村,安宁镇成为全国百强小城镇试点镇,西昌市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市。
西昌农业上演“疯狂的葡萄”,西昌土地平均流转价格达到3000元以上,一亩葡萄收入超过9万元,一亩西红柿收入超过4万元,一亩青椒收入1.5万元,当农民能致富已经不再是梦想。对设施农业实施以奖代补,农民建一亩大棚,政策奖励5000元。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四川省最大的盆花和鲜切花生产基地。
西昌“月月有鲜花、月月有水果”就是西昌各级干部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
茅坡樱红、桃源农庄、荷色生香、螺岭彝风等“乡村十八景”应运而生,每年举办乡村旅游节20余个,月月办节、月月火爆,催生着农村经济转型提升,乡村旅游占据旅游产业半壁河山。
西昌站在了四川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成为中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市。
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帆船赛、全国青年帆板赛等大型赛事常年落户西昌,并成为全国级金牌赛事。
在产业发展上,西昌坚持认准了的事情就大胆创、大胆试、抓紧干,不管风吹浪打,不论市场起伏,不闪摆、不停歇,一年一个脚印,经年累月付出,最终换来丰收满仓。
西昌十来年的产业成型过程,既有从“0”到“1”的成功裂变,实现无中生有;更有不折腾、不懈怠的持续发力,一棒接着一棒的奋力奔跑。更有不折腾、不懈怠的持续发力,一棒接着一棒的奋力奔跑。西昌的深刻变化既是不甘人后的胆气催生的结果,更是胆大心细的作为带来的裂变。
更重要的是,通过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拼命干,积淀弘扬出“忠诚敬业、智慧创新、务实协调、激情卓越”的西昌精神,党心民心实现了同频共振,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全面形成。
干事业、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西昌市的现实问题。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西昌建市以来的发展轨迹,吻合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一棒接一棒的交接,使西昌这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小县浴火重生,综合实力昂首迈入全国百强行列,位列四川省第一。
大拥抱
从小渔村走向大平原 开创西昌锦绣未来
州委州政府“支持西昌领先发展,推动安宁河谷同城化发展区创新发展,进一步集聚要素动能,打造发展高地,加快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攀西地区中心城市”对西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发源于横断山脉的安宁河,从北至南,在凉山境内纵贯220多公里,冲击出了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的富饶河谷。
早在上千年前,安宁河谷平原就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今,安宁河谷已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农业综合生产基地,被称为“攀西粮仓”。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将安宁河谷打造成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与德国莱茵河谷等相媲美的世界级安宁河谷“农文旅”休闲度假观光走廊,安宁河谷开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高质量发展,西昌将目光望向更加辽阔的安宁河流域。
可以讲,西昌现在的基础条件,与十来年前相比,有了更大的转换空间和腾挪余地,有更大的加快发展的潜力。
以78公里长的绕城高速启建为带动,未来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空间容量将达到280平方公里,邛海泸山将成为城市中央公园,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大都市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打造以安宁河干流为纵轴、河流两岸宽谷平原为两翼的30平方公里西部新城田园城市景观带,建设10个农文旅特色小镇、24个旅游中心村、50个主题庄园,实现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西昌“阳光水城”梦,世界花城、阳光水城的发展定位,将全面彰显西昌的城市特色、个性魅力。
61万亩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集约发展、川滇结合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成昆复线铁路枢纽、西昌航空枢纽、区域性公路枢纽正在形成。
打造世界级稀土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应用基地,成立新能源创新联盟,与四川大学共建世界级深部资源开采集成示范研究基地,与北京科大共建钛冶炼新工艺项目,与上海交大、西南科大、西南交大、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共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中心(科学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发展共赢。
西昌有勇争一流的高点定位:到2026年,GDP过1000亿,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过100亿,在2016年基础上增长1.45倍;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进入前50位,在西部地区进入前3位,在民族地区州盟首府城市保持在前2位。
2017年开始,市委精准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从2017年到2026年,拼搏西昌发展史上的“铂金十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第二步,从2027年到2036年,铸就西昌发展史上的“锦绣十年”,达到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第三步,从2036年到2050年,也就是新中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将西昌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建成国际知名城市。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西昌的发展进步既是解放思想、无中生有的生动实践,更是实事求是、深耕细作的坚韧坚守。西昌助力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西昌法治建设的大生态已经初步成型,西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合力已经全面形成,这就是西昌未来持续向前的民心民本,这就是西昌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的底气根基。
图/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本报记者 张崇宁
新闻推荐
现在,“五险一金”一词对于大家来说早已不再陌生,很多人也能熟练地说出五险是指哪五险,一金是指哪一金,国家为了保障广大...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