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农村学校经历了什么?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19 05:49 大字

5年时间,生源从500多人扩张到6000多人

□本报记者 吴平

今年秋季招生,西昌航天学校再创纪录,学生总人数达到6400多人。而在5年前,这所学校的前身,小庙乡西昌市第三中学,仅有学生500多人。

该校校长赵宗逵认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西昌西部新城的市政规划,教育产业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农村学校改建、扩建项目的实施。

学校成为业主 监管责任一肩挑

西昌航天学校政教处主任李世波介绍,早先的第三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父母一半以上都外出打工。为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和控制辍学,学校全部实行寄宿制。但学校的条件有限,师资配备不齐,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不足,十多个学生挤在一间宿舍……当地一些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往西昌老牌的西宁中学和新建的阳光中学等。

西昌市教育局局长罗荣介绍,近年来西昌明确了教育产业发展与西部新城建设互促互融的思路,举全州之力打造了核心教育产业园,涵盖从学前到高等教育,从特殊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和类型。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第三中学也在园区范围内,并由其领衔进行学校的扩建。

“以前,学校作为业主,可能负责一栋教学楼或者一个操场,但作为整个新校园建设的业主,很少见,压力特别大。”该校副校长张凌燕介绍。

“考虑到高速边太吵,就把寝室往中心地带平移了,原地建设食堂。根据国家生均运动场的建设标准,发现现有的土地面积不够,扩大运动场就要压缩教学区范围。找到其他学校、相关负责人讨教,才发现开放式的楼道也可以算作运动场,这才放心。”赵宗逵说,规划设计和施工单位比自己都专业,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业主,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上网下载大量材料,快速学习吸收,再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调整。

“博艺楼施工时,钢筋与设计标准不一样,硬是全部返工了一遍。”赵宗逵说道,从2011年谋划,到今年最后一个项目活动中心落成,工作组几乎很难休息。

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布局是关键

早几年,小庙乡还是一个安静的乡镇,如今,每天早上交通高峰期,这里有七八个交警在指挥,防止交通堵塞。城市发展出人意料地快,涌入的人群急需教育、医疗资源做配套。西昌航天学校的建设可谓正逢其时。

“一开始还担心这个农村底子的学校不好招生,但生源好到让我们始料未及。”张凌燕说,如今,城区一些学校太“拥挤”,学生们开始往这里疏散,学校还吸引了凉山州布拖县等地的学生。目前,学校以较高的标准满足了3000人的住宿需求。

校园建好了,生源保证了,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跟着起步。虽然该校70%生源来自农村,30%学生是少数民族,但通过与教体委合作,在周末进行篮球、足球特训,学校的足球队员被宜宾、自贡等地学校“盯上了”。学校老师连续四年在全市教学评估综合考核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综合考核得分以义务教育学校最高分位列全市第二名。

改建农村学校,西昌航天学校不是唯一的例子,《西昌市学校布局调整及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指出,将适当收缩校点,把中心乡镇教育做大、做强、做优,拆除部分初级中学和小学,并入新建、扩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赵宗逵认为,这样有利于小学、初中校内衔接,学生能够就近上中学,并且改扩建以后,住宿等硬件设施会整体提升一个档次。

“每个地区都有好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更均衡,所有孩子能够更容易享受好的教育,展示出他们的成绩,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赵宗逵说。

新闻推荐

李俊带队调研部分学校在建项目时强调: 立足百年大计,建设精品质量工程

李俊一行先后对春城学校、一中、四小在建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本报讯9月14日下午,西昌市委书记李俊带队率队前往春...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