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 主动作为 当好西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在西郊片区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西昌都市报 2018-06-07 09:45 大字

中共西昌市委书记李俊

乡镇、街道是西昌全局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全市组织架构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基本平台,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阵地”。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力军”。进入新时代,乡镇、街道工作面临新挑战、新压力、新考验,思路清、路径明、方法才能对路,作风实、措施硬、工作才能落地。希望各乡镇、街道党员干部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问计、大开放”活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当好西昌“铂金十年”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精准把握新的时代要求,激活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从发展的阶段性属性来看,西昌进入了攻坚破难的关口时期,需要拼斗志、拼果敢。全市各乡镇、街道阶段性特征各有不同,有的进入加速建设时期,多重利好政策叠加;有的面临项目推进、征地拆迁繁重压力,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拐点时期;有的面临若干历史遗留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化解,面临的矛盾、困难比较多;有的正在处于艰难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加快推进工作。“铂金十年”,工作难度更强,压力更大,任务更多,检验频率更快,苦累程度也更重,由此带来部分地方干部队伍中畏难情绪问题相对突出,表现在工作上就是遇到任务躲闪、遇到矛盾躲闪、遇到困难躲闪,导致一些工作安排不能很好落地。这种风气如果不予以高度重视,不采取措施迅速扭转,一旦形成蔓延之势,势必会影响队伍土气、干扰事业大局、破坏发展良好态势,直接耽搁事业发展。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头脑清楚,高度警醒,当好标杆,以身示范、以上率下,团结带领一班人成为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是从县域经济竞争的时代特征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下移成为普遍趋势,需要拼理念、拼方法。进入新时代,县域经济已从单纯量的积累发展到量和质并重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全面趋于下沉,经济社会创新的基础细胞将直接影响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频率。这些变化对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动员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对各级干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了全新标尺。一个地方的民心向背、党群干群关系就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不会、不懂、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就聚集不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项事业就失去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乡镇、街道各级党的组织能否真正做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

三是从西昌经济社会的短板差距来看,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仍然是工作难点,需要拼作风、拼韧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

理、基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下苦功夫、硬功夫,也需要有巧功夫。从基层实践层面看,凡是基层基础工作扎实的地方,民风民意就顺,各项工作推进就有力有序;凡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地方,社风民风就差,各项工作推进就处处受阻。从队伍建设层面看,好的队伍是带出来的,一个地方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是拼出来的,一个好的班长,不仅能够带动一个地方科学跨越发展,更能带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干部;一个差的带头人,不仅会耽搁一个地方的机遇和未来,更会带坏一个地方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定要系统地研究、谋划工作,在时间节点上规划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长远考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做经得起时间历史检验的好班长、领路人。

一是对标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安排,找准工作的主攻点。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时刻体现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党性自觉;要深刻理解,中央反复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市委确定“产业转型年”工作主题的实践要求,主动担当作为;要按照市委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七个紧紧抓住”,农村产业发展“五位一体”具体思路,狠抓街镇经济培育发展、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要以“西昌格格”、“网格化服务管理”、“红黑榜”、“村社区监督委员会”等创新举措,压实市委关于社会治理的一系列落地要求;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村有村歌村史、家有家训家风,结合乡村休闲农业挖掘地域文化,通过“文化竞演”活动带出一批乡土文艺骨干队伍,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要严格按照州、市党委要求,2015年12月31日起不允许新增一例乱修滥建户、不允许新增一户无序搬迁人员,十年内补齐“邛海天窗”,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市委提出的“党旗飘扬安宁河畔先锋示范行动”、“红色引擎工程”、“党建月会”为抓手,加快标准化“活动阵地”、“文化院坝”建设,认真落实月考季晒年评等制度,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对标城乡居民所急所盼所想,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要做到眼中有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债多了不愁,任务重了不急。如果能够坚持每周至少解决一件事,一年累积下来就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每月前进一小步,一年下来就前进了若干步。民生工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具备条件的要抓紧办,不具备条件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明。要有一种补齐短板的责任和使命,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要将民生工程打造成感恩工程、凝心聚力工程,通过制度机制建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借力街镇经济试点,层层传导发展压力。要明白“机遇是争来的,发展是拼来的,政策是抢来的”道理,做到统筹资源,为我所用。

三是对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找准工作的创新点。每个地方的发展都有自己特殊的条件和优势,也有各自的差异和差别,关键是要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基层是一切工作创新的基础,也是西昌发展的动力源泉。每个乡镇、街道都要争取成为创新的因子,绽放发展活力,推动西昌可持续发展。要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探索创新路径、在完善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方面探索创新路径、在特色文化打造提升健康文明素质方面探索创新路径、在保护生态本底在绿水青山中实现金山银山方面探索创新路径、在抓实从严治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探索创新路径,真正推动村(社区)成为西昌创新发展的一池活水。

一要理直气壮抓班子带队伍,坚决落实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管一切是对各级党委书记的政治要求,要落实党管一切的决策领导体制、健全党管一切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党管一切的工作考评制度。要坚持党组织决策在先、资源统筹在先、考核评价在先,体现对各项事业的先导作用、牵引作用。要不断创新党管一切在基层工作的具体实践,推动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事业发展进步的核心领导力量。

二要用好目督考核指挥棒,激活各级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要用好目督考核绩效评估,真正实现奖勤罚懒,杜绝做“好人”,搞“平均化”,吃“大锅饭”,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要用共同事业发展愿景凝聚人心,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综合运用干部管理手段,特别是用好民主集中制、党建月会、月考季晒年评三项制度来落实好考核评价工作;要强化目督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考核先进单位奖励工作经费和外出学习培训力度,全面激活各级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三要“选育用管”后备干部,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群众工作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要拓宽干部储备渠道,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全市重点工作,储备多专业、多领域年轻干部;要灵活干部培养手段,围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目标,在难点工作、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要重在关键时候检验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征地拆迁、街镇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关键时候考验识别;管理干部要体现宽严相济,建立纠错容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试点试验中的工作失误,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找准工作差距和短板,精准解决关键问题

压实工作主体责任,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新闻推荐

阳光下成长快乐中飞翔

5月31日上午,几天来的连续阴雨,气温骤降,却挡不住孩子们的激情、家长们的热情、老师们的温情。西昌市第九小学以“阳光...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