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腾飞的凉山绿色的崛起 ——凉山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纪实

凉山日报 2017-06-03 10:49 大字
2016年9月,凉山州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本报记者 徐箭明 摄 环保技术人员在滔滔金沙江上采水样。 在实验室精益求精地分析样品成分。

腾飞的凉山  绿色的崛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质量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发展质量紧密相关,环境污染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环境保护部已发布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就是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这对于以“生态”“绿色”为名片享誉国内外的凉山来说更是如此,环境污染防治不仅关系民生福扯,关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也事关全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为了实现凉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州委州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全州最重大的事业来抓,按照“优化生态环境就是真正惠民生”的理念,以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契机,全面推进环境保护的进程,为建设生态凉山,实现凉山的绿色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坚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决胜“三大战役”  

夯实“生态发展”基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更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近年来,凉山州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线”“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集中开展大规模绿化凉山行动。

从2016年9月,凉山州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来,州委州政府迅速成立凉山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出台了《凉山州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全州上下合力攻坚,集中力量狠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督,兴建环保基础设施,搞好生态治理修复,拓展环保宣传教育,扶持环保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全州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重金属、农村面源等污染治理全面加强。省下达节能减排和环保指标全面完成,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5.1%,取得一定成绩。

按照全州所定下来的目标,凉山要用五年的奋斗和努力,基本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响、打好、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凉山绿色崛起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打好“蓝天”攻坚战 

大气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自2013年以来,全州强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州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按照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凉山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布局齐抓共进,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

——研究制定了《凉山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制定了《凉山州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及《凉山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相关方案具体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到2017年西昌市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年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下降3%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严控重污染天气发生,其余县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的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强力实施工业行业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快重点行业除尘设施升级改造。近年以来,凉山州严格执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控制以及重点工业企业燃料、原料、产品堆场扬尘控制,完成VOCs污染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了VOCs排放源清单,全面淘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着力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水泥、炼钢等生产线污染治理提标升级改造,以及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为大气污染的排放“截”了源。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工艺技术污染治理设施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州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期间重点淘汰了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四川西昌泸山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落后产能企业。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要求各县市不得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的煤电、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中的高污染项目。 

——加快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重金属污染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依据之一。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城市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形成了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除此以外还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上下功夫,以扬尘、桔梗焚烧利用、油烟排放、机动车辆排放等多方面进行治理强化,重点整治了生产生活中的面源污染,保证了空气质量的同步提高,据最新统计显示,近年来西昌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8.3%,从2013年至2016年期间,全州无重污染天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余各县市空气质量稳定,“蓝天战役”首战告捷。

按照“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目标任务分解计划,到2020年,西昌市保持或小于27.1ug/立方米、优良天数率比例继续保持98.3%的良好态势,其余16县PM2.5年均浓度达标、优良天数保持稳定。全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3.58%、8.1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不得少于0.73万吨、0.1万吨、0.02万吨,为凉山展开了一副“蓝天白云”的美丽卷轴。

打好“碧水”攻坚战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保护水源就是保护发展的根本。自国家和省政府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以来,凉山州迅速制定了《凉山州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2030年及本世纪中叶,全州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总体改善、全面改善,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良性循环的目标要求。

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是凉山州狠抓水污染治理的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凉山着力强化源头控制,统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风险防范,全力保障水源质量环境的持续提高。将安宁河流域、邛海、泸沽湖水环境作为综合整治和保护为重点,重点抓重污染水体治理和良好水体保护,兼顾一般水体污染。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生态凉山”“美丽凉山”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2016年期间,全面落实凉山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狠抓工业污染防治,依法取缔“10+1”小企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强化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园区)废水。

——加强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按期完成了省下达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及配套干管工程目标任务,进一步步完善垃圾渗透液处理系统建设,完善管网配套,实现雨污分流。按照目标要求,西昌市城市建成区力争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州所有县城和重点乡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试点建设部分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

——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有效减少了农村污水排放,基本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利用、保护相结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同时深入强化了城镇集中式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全面打响西昌市东河、西河、海河水环境整治工程,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湿地净化、滨河景观打造等措施加强对黑臭水体整治。

西昌邛海、盐源泸沽湖、雷波马湖等湖库保护投入持续加大,强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确保泸沽湖、马湖、邛海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健康。实施长江上游沿江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构建长江流域生态隔离带,开展河湖滨岸生态拦截工程,各主要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提升。

通过系列整治,到目前全州主要流域金沙江、安宁河的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Ⅲ类水质标准,西昌市降水酸雨频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州共2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507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Ⅲ类水质标准,邛海、泸沽湖及马湖等内陆湖泊水质环境质量也得到有力的改善。

打好“净土”攻坚战 

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

土壤是发展的基础,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土壤污染防治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指标及十项重点任务。2016年12月2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同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

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凉山州第一时间开展了土壤污染风险源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土壤污染风险源的行业和区域分布情况,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凉山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凉山工作方案》《凉山州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及《凉山州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方案》,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这项重大民生工程。

在2016年期间,为更好地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全州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积极申报项目,协助会东县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申报环保专项资金,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并装订成册,推动了会东县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实施。

——开展了土壤风险源排查工作,全面排查辖区内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风险的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焚烧厂、采矿场、尾矿库、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固废堆场、固废及危废回收利用企业、已搬迁或关闭工况企业场地等。

——全面梳理辖区内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积极组织各县市相关部门梳理辖区内土壤污染状况问题突出区域进行排查。

——梳理并报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有关清单,积极组织各县市认真梳理辖区内产量(油)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大宗固体废物堆存场所、重点监控尾矿库和重点项目库清单。

——开展了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工作,全州共核实808家企业的地理位置、生产现状等基本信息。

下一步,凉山州将全面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摸清全州土壤污染区域、分布、类型和污染程度,预计到2018年年底前查明全州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到2020年掌握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实现所有县(市、区)监测点位全覆盖。

着力建立起统一的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以数据共享机制,编制资源共享目录等方式,充分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实施耕地土壤污染分类管控行动、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范行动、工矿企业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行动等土地污染治理战略,为下一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打好了基础。

本版文/本报记者 徐箭明

图/除署名外均由州环保局提供

新闻推荐

尔布在西昌会见了凉山州出席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归来的英雄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李伟摄

6月1日,州委书记林书成,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嘎尔布在西昌会见了凉山州出席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归来的英雄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本报记者李伟摄...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