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接A02版)

凉山城市新报 2017-01-13 00:00 大字

“一村一幼”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彝区学前幼儿从母语向国家通用普通话过渡的问题,为凉山彝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彝区农村孩子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表示,“一村一幼”促进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将为新一代凉山人植入更可持久的脱贫基因。

年免费教育落地凉山

让凉山人倍感高兴的可不仅仅是“一村一幼”的实施。

年9月9日,省政协“加快推动凉山基础教育发展”提案办理协商会在西昌召开。从会上传递出来的消息着实让凉山人为之振奋——从年春季开学起,凉山州将实施年免费教育,全面免除3年幼儿教育保教费和3年普通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

年免费教育这一政策能够落地凉山,与凉山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坚持不懈地奔走呼吁密不可分。

年,甘孜州全面推行年免费教育。而在此之前的年,阿坝州的年义务(免费)教育已然“先行先试”。如是,在四川的三个民族自治州中,只剩下凉山州有待实施。

“凉山州人口较多、贫困程度深,依托国家支持推行年免费教育不但必要而且紧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不断呼吁在凉山实施年义务教育,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全部纳入免费范围。

“凉山应普及年义务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从幼儿阶段到高中都能读上书,真正做个有用的人……”省政协常委、布拖县副县长比布有打动情地说,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的贫困县,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很多娃娃初中毕业就辍学了。而文化低,必然造成找不到工作、劳动力浪费,进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为此,他大声疾呼:“再次加大对凉山教育的扶持,在凉山州普及年义务教育,让娃娃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能有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能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受困于贫,固然有凉山州集中连片特殊贫困的成因多重叠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群众观念落后、知识匮乏、能力不足。要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通过教育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依靠知识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从源头上打破贫困‘循环累积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州委、州政府领导对此更是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年免费教育政策落地凉山,百姓们心里是乐开了花。但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却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

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凉山州将紧紧围绕“办好全州各族群众满意教育”目标,抢抓机遇,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教育质量,以大力实施年免费教育、学前双语教育、5年一轮教师培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教育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打好基础教育攻坚战,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使全州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循序“破题”

年的秋季,适龄小朋友王航进入西昌一所小学一年级读书了。他的表弟,家住昭觉县的王博也进入当地小学上学。为了让王博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曾经动过把孩子送到西昌来读书的念头。不过,获悉凉山州正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县市教学资源即将均衡配置的信息后,王博的家长最终决定让孩子就近入学。

已经或准备将孩子送到县城、送到西昌读书的家长那就多了去了,“没办法,为了孩子的将来,只有拼了!”这是众多家长共同的想法。

究其原因,还在于凉山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极度不平衡——安宁河谷与民族聚居区“二元”结构明显,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县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还存在明显差距,民族聚居县教育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不能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择校热”、“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如何加快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自然成为全州各族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王博家长的期盼很快成为现实——年9月,凉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始循序推进。其总体目标为:年前,全州所有县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必须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基本均衡。凉山要在年与全州共同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王博和王航在当地就可以享受一样优质的教学资源。

年月末,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一行人对凉山州的会理、会东、宁南、冕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验收。

年1月,凉山州的西昌、德昌两县市通过义务教育督导省级评估验收。

截至目前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职业教育9+3:

一人读书,全家脱贫

“是的,我叫孔只洗,现在宜宾卫校读二年级。刚才,我正在上课,就没有接你的电话,对不起!”电话那头,一位小姑娘细声细语地说道。

孔只洗今年岁,她的家乡金阳县马依足乡唐家屋基村是一个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小山村。

她说,她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从小到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家里只有几亩山地,还有一些青花椒树,父亲除了种地,空闲也去打工。由于没什么文化,也只能就近挣一点辛苦钱。”

“家乡附近的学校条件也差,两个哥哥都只是读过初中,就回家种地了,现在都成家了。妹妹在金阳中学读初一。”

“要不是‘9+3’,我可能也会跟我的两个哥哥一样回家种地了,更不会跑那么远到宜宾来读书。”孔只洗说,她是去年初中毕业后来的宜宾,学的是护理专业,再有一年就毕业了。

“在这里读书,学费全免、住宿费全免,每个月还有块钱的生活补贴。家里每个月再打一点钱就够了,爸爸妈妈也不容易。”虽说只有岁,可这位彝族阿咪子(小姑娘)已经很懂事了。

“中专毕业后,我还准备考大专,继续读书,想多学一点东西,将来也更好找工作。”小姑娘蛮有志向的。

孔只洗告诉记者,到宜宾卫校读书的金阳老乡有好几十人。

“全县范围的话,大约有名学生在省内的所职业学校就读‘9+3’。”金阳县招办主任阿志沙且如是告诉记者。

“要说好处,那就是‘一人读书,全家脱贫\’。”阿志沙且脱口而出。“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后,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穷孩子的命运,而且还能帮他们的家庭和所住地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凉山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是从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此举措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重视大小凉山扶贫工作,打一场彝区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中的职业技术培训工程,组织更多彝区学生免费获得职业教育。此项措施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彝区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安排,参加该项计划的学生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包括:免除3年学费,每生每年元;补助生活费3年,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元,三年级学生每生元,不足部分通过工学结合、定岗实习获得报酬;学生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3年,每生每年元;在内地中职学校就读的大小凉山彝区中职学生整体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参保资金中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现行政策执行,个人缴费部分由省财政补助;补助学校工作经费,按每生每年元补助到校;新生入学当年一次性补助冬装费,每生元;学生毕业当年一次性补助所在学校就业工作经费,每生元。

职业教育迎来春天

事实上,不仅仅是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受益于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凉山州的职业教育也因此而迎来了春天。

“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家境大多不宽裕,要不是国家的惠民政策,许多贫困农民子女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德昌县职业中学校长许德权介绍,他们学校开设了汽修、数控、电子、计算机、烹饪、学前教育6个专业,有学生人。“学费元全免,一年还有元的国家助学金(按个月计,每个月元),直接打进学生的卡里。”

朱晓发是德昌职中高三汽修班的学生,今年岁,家住德昌县锦川乡马头村。

朱晓发说:“之所以选择汽修专业,一是从小就喜欢汽车,再就是现在有车的人越来越多,而会修车的人却并不多,学成后好找工作。”

“他家比较困难,但他非常好学,不管是专业理论还是实际操作,成绩都名列前茅,还获得过州上组织的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年)二等奖呢!”高三汽修班的班主任谢东对这位弟子也是赞誉有加。

“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不过我暂时还不打算找工作,正在复习准备考高职学院,也算是圆自己的大学梦吧!”朱晓发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读大学可以申请贫困助学金,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我相信‘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我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改变家人的命运!”朱晓发说。

惠民政策一波接一波

的确,近年来国家对凉山教育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惠民政策可谓一波接一波。

刚刚大学毕业并顺利考入金阳县烟草公司的丰有古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享受国家的助学补贴了,具体是多少也记不太准确了,读初中时一个学期大概有三四百元,读高中时增加到元,读大学时一年有元,另外还申请了2万元的贫困助学金。”

丰有古的家在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4组,今年岁,他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在武汉读大学,最小的一个弟弟在读初一。就是苦了大哥了,为了让我们小的几个读书,只读了初中就回家帮着父母供养我们。这不,今天又到山上放羊去了。”丰有古的眼睛有些湿润。

丰有古的父亲丰子古说,他家是从高山上搬下来的,已经来年了。“以前在高山上,住的就是茅草房,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那日子别提了。”

“丰子跑是我们村的贫困户,但村里人对他家却羡慕得很!”“为啥?因为他家出了两个大学生!”书夫村第一书记袁建新说。

“要不是国家的政策好,我的两个娃娃也上不了大学、成不了才!”岁的丰子跑一提到这事脸上就堆满了笑。

“他家今年今年脱贫没得问题!”袁建新对村里每一位贫困户家的情况是了如指掌。

“烤烟卖了4.7万元,羊子卖了1.4万元,鹅卖了元,8头小猪卖了元,1头大猪卖了元。”丰子古掰着手指一笔一笔地算着……

“过年杀了几头猪?”

“今年过彝族年,我家和我大儿子家各杀了一头大肥猪呢!”丰子古十分开心。

新闻推荐

让动物来当地震观察员 凉山建成3个地震动物宏观异常观测点

本报讯“地震可以用仪器等微观的设备进行监测,而动物作为宏观而传统的监测工具,也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结合,可达到最佳的效果,得到最优的数据。”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段泽普说。月日这天,在凉山州防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上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