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万亩美丽西昌湿地 让省人大老领导看在眼里爱在心里

凉山城市新报 2016-12-05 00:00 大字

本报讯 “西昌邛海湿地建设,大规模、大举措,确实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项目。且两万亩邛海城市湿地公园,在全国少有、且规模宏大,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为建设美丽新西昌和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新西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月2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代理主任席义方,原副主任马识途、敬中春、刘子寿、陶晞晖、韩忠信一行莅临西昌,对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工作进行调研时肯定道。

“上世纪年代末至年代初,由于围海造田、围海造塘、填海造房,大量的污染和水土流失,邛海水面面积从平方公里降至不足平方公里,水质从二类降至三类,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植被基本消失,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西昌城市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凉山州和西昌市党委政府痛定思痛,充分认识到邛海保护对于西昌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大意义,下决心以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为抓手,举全州、全市之力,投入亿元,分六期大力实施邛海生态保护工程,邛海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恢复,邛海水域面积已恢复至平方公里。”陪同调研的西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开莲介绍道。

“湿地建设前,邛海周边原来全是鱼塘、村庄脏乱差得不像样了;如今的湿地如世外桃源,而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步行于阳光灿烂、空气清新、花草芬芳的邛海湿地公园,看着邛海的老照片,面对眼前美丽的2万亩湿地,席义方一行赞誉道,并频频按下相机和手机快门。

当围绕邛海一圈,环游整个邛海湿地,了解到邛海湿地不但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并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后,席义方一行认为,西昌通过湿地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大家有有目共睹的,而日益显现的社会效益更是值得肯定,湿地周边渔民通过生态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希望西昌深入加强邛海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加大入湖河流综合治理,大力实施邛海流域范围内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减少水土流失;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及创新湿地科研机制,将邛海湿地建设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有影响的示范湿地。

文/图 本报记者李春

新闻推荐

西博会上凉山抛出3800亿元项目 现场签署29个项目,签约215.846亿元

已领到参赛装备的选手忍不住要提前秀一把。本报讯11月2日下午,第十六届西博会得重点活动之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投资宣荐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凉山州推出总投资额3806亿元、涵盖三次产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