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普格新农合参合率从年的升到今年的本报记者李清波

四川日报 2012-11-08 17:30 大字

普格新农合参合率从2007年的84.57%升到今年的97.36%

□本报记者 李清波

11月2日,普格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办公室被10多名前来审核报账材料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凡是新农合报账金额超过1万元的村民,都要先到中心来审核。”中心副主任沙智强说,这种“拥堵”的局面是在5年中逐渐形成的。

自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在普格实施以来,该县农民“生病治疗”意识逐步增强。“2007年时该县新农合的参合率仅为84.57%,而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的参合率已达97.36%,年底有望突破98%,创历史新高。”沙智强说,5年来,该县新农合的参合农民已累计达70.77万余人次,筹资标准已提高至每人每年290元,最高补偿支付限额也从3万元提高到15万元。

参合之初

怕麻烦,宁杀猪儿待客,不交百元参合金

“实行新农合之初,让村民参合着实不容易。”普格县卫生局副局长扎布尔呷说,普格县34个乡镇中,11个高山乡镇的村民曾让他们大伤脑筋。

扎布尔呷举例说,该县的月吾乡海拔特别高,是典型的高山乡。2007年,该乡钢线村村民如果要到乡卫生院就医,至少要5个小时,“村民就不愿下山看病。”

“那时,每人每年才交20元。”据时任该县月吾乡副书记的陈修甫回忆,一次他们和村干部到该乡泥尔村二组村民吉好子轨家去做参合工作,吉好子轨杀了一头30多斤、价值200多元的小猪儿盛情款待了他们,但无论如何就是不愿交一家5口的100元参合金。“家里没有老年人,我们年轻人和小孩子生点小病不用治疗,即便吃药一年下来也就几十元。”吉好子轨的理由让前去做工作的干部们哭笑不得,最终,副乡长惹几打谷、泥尔村的包村干部垫付了100元参合金。

“对一些老弱病残的困难家庭,我们的很多包村干部主动出钱帮其参合;对另外一些家庭,一个乡镇、村组采取了垫付的办法,一些乡镇当时垫付的金额一般都有好几千元。”扎布尔呷说,当然,在看到新农合的好处后,绝大多数村民还是补交了垫付的参合金。

尝到甜头

报得多,去医院的多了,卫生院也发展了

“如果没有新农合,我家儿子的病还不晓得要等到啥时候才能治疗。”2日下午,普格县洛乌乡洛莫村一组村民吉普友叁到新农合管理中心审核材料,说起新农合,他充满感激之情。

吉普友叁的儿子今年15岁,因患上骨结核不得不休学在家。“眼看娃娃就快升高中了,学习又好,不读书岂不是耽误了前程?”吉普友叁很无奈,听说这种病要治好需20多万元,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今年7月,吉普友叁走进新农合管理中心了解、确认参合报账的相关情况。“80%的医疗费都可以报销,最高可报15万元”的情况让平时不太关注新农合的吉普友叁惊喜万分。用了一周时间,吉普友叁筹集到10多万元。

8月15日,吉普友叁把儿子送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到目前为止的第一阶段治疗用了2万多元。“其中有一万七千多元可以报账。”吉普友叁说。

“报账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村民,今年占了参合村民的10%以上。”扎布尔呷介绍说,群众生病吃药、参合报账的意识增强还体现在该县乡镇卫生院医疗状况的改变上。2007年,该县螺髻山镇卫生院平均每天门诊、住院的仅有一二人,而今年,平均每天住院的都在8人左右,门诊量更是大幅上升。5年来,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已由10多人增至33人,2010年,卫生院还收到100万元资助新建了3层门诊大楼。

扎布尔呷说,明年新农合的筹资标准还将提高至每人每年340元,每位村民只需出资60元就能享受这一惠民政策。

新闻推荐

月日普格县辉隆乡块莫村群众吉仕日达正在用微耕机翻耕

3月21日,普格县辉隆乡块莫村群众吉仕日达正在用微耕机翻耕烟地、开厢提梗,为大田移栽做准备。今年,该县计划种植面积6.34万亩、收购烟叶17.5万担,农民收入预计达2亿元。特约通讯员宾文才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