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驱动:强大发展力量

凉山日报 2017-02-15 00:00 大字
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 边听边记。本报记者 李伟 冷文浩 钟源 摄

“申报实施2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加快推进15个省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0亿元。加强新能源创新联盟、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筹建茧丝绸、苦荞、畜禽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或重点实验室。建成州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0个。支持凉商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青年大学生、草根能人等创新创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之年,凉山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科技创新总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创新型凉山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13日召开的州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及14日召开的州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门话题。

改革不断深化

有效推进创新发展

在州人大代表杜德明看来,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能够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实施意见》,颁布了新修订的《凉山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积极开展《凉山州”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细化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和开放共享机制,推进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凉山州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管理系统。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等领域改革。”杜德明说道。

杜德明认为,希望建立一批省、州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多种样式的创业载体,建立健全共享设施,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投资导向、对外合作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孵化器建设,重点孵化科技型中微小企业,降低创业企业风险和成本。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

强化科技引领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前两年我因招商引资在杭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确实能深切感受到我们凉山当地与外面城市在机制和观念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们来讲,创新驱动确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来自昭觉的州政协委员马红兵的感受。

在马红兵看来,要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是关键点。首先应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凉山州重点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申报实施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支持钒钛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坚持引进高新技术和开发先进实用技术并举,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希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科研院校和与企业共建企业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基地。还要认真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行为,以“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为重点任务,以支撑产业、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为贫困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营造良好生态

全面推进大众创新

州政协委员杨全中认为,近年来,凉山州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富农惠民”“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等主题,扎实开展一月送科技下乡、三月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科技成果、宣传科技创新政策、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激发创新热情,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凉山州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孵化中心和基地建设。投资8.8亿元、建筑面积达1.44万平方米的凉山州(西昌)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初步建成,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达200亩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已有4个县建成孵化平台,13个县(市)创建线上线下交易中心。二是州财政预算设立5000万的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通过财政引导、募资社会资本参股等方式,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引进达晨创投、中海投资、华泰证券等投融资机构,采取融资辅导、项目路演、投资对接等方式,与24户企业在电子商务、O2O、旅游、上市融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四是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依托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凉山科技网”和“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全面上线,提供科技资源、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市场、投融资、法律咨询等综合科技服务。全州投用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19个,成功创建省、州科技企业孵化中心6个。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组织实施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成长性能好的省、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依靠科技促进发展,这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在来自宁南县的州政协委员李德铭看来,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以及对产权的保护程度,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凉山州加强科技成果管理,推进科技成果鉴定常态化。着力提升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服务能力,整合技术交易资源。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为重要抓手,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筹备召开全州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奖励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

他希望提高凉山州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带动经济增长的技术专利权,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建立专利实施与产业化激励机制,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标准化。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执法保护,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与此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至单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转移等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

(本报记者 苏华 蒲建峰)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宁南圆满收官2016

通乡通村路,夯实了宁南脱贫基础。年元旦,县委书记黄玉超下乡检查脱贫攻坚。昔日贫困村,如今换新貌。□杨欣萍王咏彭永生年,是宁南县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宁南县脱贫攻坚工作高标准通过省级及...

宁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