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养蚕人 瞧,日子过得好甜蜜
人物:李峰一家
宁南县碧窝村
李峰的父亲在2009年的时候因车祸去世,年仅19岁的李峰从广东惠州回到碧窝,把家里的好田好地和坡地全部种上了桑树,成为了碧窝村最年轻的养蚕人。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旋
25岁的李峰正开着拖拉机准备去拉蚕桑专用肥。看到刚走到家门前的记者,立即停好拖拉机把记者迎进刚装修好的新房内。
走进李峰的家,第一感觉是干净。“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扫院坝,房子修这么漂亮,脏兮兮的住起不舒服。”李峰的母亲张友美拉着记者的手坐下就拉开了话匣子。
说起李峰,母亲张友美露出欣慰的笑容,说起了往事。丈夫有四个兄弟,分家后没有多余的生产用房,90年把老房子推翻了新修,那时主要是种甘蔗和养猪,养蚕每季只能养半张,养3头猪还要卖两头来贴补家用和小孩读书。
李峰2006年初中毕业后就到成都核工业学校读书,毕业后到广东惠州索尼公司打工,主要从事数码产品的生产、装配,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工资。
2009年,李峰父亲去世后,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年轻的李峰看到周围的人把田地全部都种上了桑树,他也没有再出去打工,而是在家里帮助母亲发展蚕桑生产。目前已发展到拥有桑园40亩,年养蚕100张,售茧收入20万元以上的规模。
经过几年的发展,李峰家的养蚕已经步入正轨,随着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到养蚕农忙时候都要请六七个人帮忙,采桑的按每一百斤桑叶20元支付工钱,养蚕工按每天100元支付工钱,还管吃管住。
2011年,李峰投资16万元新修了三间两层楼房,底层和老房子全部用来作为蚕房养蚕,2楼作为生活用房居住。近30平米的客厅里家电一应俱全,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去年,李峰新买了一辆摩托车,原来那辆旧摩托则作为生产用车拉桑叶、拉肥料用。碧窝钢架桥修好之后又买了辆小四轮拖拉机,平时拉肥料,售茧的时候拉蚕茧。
“以前要用背篼、用摩托拉到河对面去装车,现在碧窝钢架桥修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在院坝里装好车直接就拉到茧站去卖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李峰感受最深的就是新修好的钢架桥。
碧窝村4米宽的水泥硬化机耕道骑着摩托车就能直接到桑园里采桑,背着背篼跨上摩托就能将100多斤的桑叶拉回家,比起以前用口袋装桑叶,又要装、又要扛到路边、又要捆在摩托车上,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李峰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现在,46岁的母亲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带2岁的小孙子,做家务。栽桑养蚕这些农活已经彻底放手让李峰两口子去干了。“我是自己给自己提前退休了,让李峰当家作主。”张友美笑呵呵地说。
村里的路修好了,村里人下午没事的时候都喜欢聚集在活动院坝里,锻炼的锻炼,跳舞的跳舞。现在栽桑养蚕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都是这两天该给蚕房消毒了,过几天小蚕就要出共育室了这些内容。
“现在日子好过了嘛!想吃啥子吃啥子,想买啥子买啥子。过年猪都杀两头,给孩子买玩具的钱都花出去好几千了。”李峰的妻子孙玉辉接过了话头。
孙玉辉和李峰是一个村的,李峰勤劳、踏实、肯干的性格吸引了她并与李峰结为夫妻,一同在家发展养蚕事业。“现在这么好的政策,肥料、农药、蚕种这些还有补助,县上和乡上的技术员定期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再养不好蚕说不过去了噻。”憨厚的孙玉辉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
“张连云、王作海、李仁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我年轻,经验不足。可我年轻,我有干劲。平时我也注重多向他们请教养蚕方面的技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他们。”李峰对于未来充满了自信。
“我希望他们小两口把桑园管理好,把蚕子养好,把家经营好,只要他们过得好,我也就开心了。”说起对李峰的希望,张友美告诉记者。
“我已经在驾校报了名,等驾驶证拿到之后买辆小车,农闲的时候带起妈妈和妻子孩子一起出去自驾游。这几年养蚕有了几十万的存款,买辆二三十万的车还是买得起。”说起近期的打算,满脸笑容的李峰说。
新闻推荐
2013年2月18日,浣花溪公园。一个小男孩跟着大人学习打拳,一招一式像模像样。拍客mclee(稿酬:100元)拍客自述2013年2月15日,我在公交车上路过新希望路时,无意看见一只猫死在路边,它的伴侣一直守在它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