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乡愁 读薛冰《漂泊在故乡》 □王淼

来宾日报 2019-10-21 10:32 大字

作者:薛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二〇一九年二月

内容简介:

本书按时间先后逐个记录作者近70年来在南京生活和工作过的十几个地方,如汉西门、新街口、夫子庙、清凉山、丁家桥、肚带营、秦淮河等地。它们散布于南京的城南城北、城东城西,每一处都与作者特定的人生阶段紧密相关。而对每一处的记述也都打上个人记忆和相关历史的烙印,为我们留下关于南京某一时空的城市印记。本书虽是一部微型的个人生活简史,但同时也折射出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变化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情感历程。

“初一看,怀乡是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但实际上,它是对不同时代的怀念,对童年、对梦中更为缓慢的节奏的怀念。”美国学者斯瓦特拉娜·波依姆说的这段话,用于薛冰的新作《漂泊在故乡》很切题。作为南京人,薛冰虽人在南京,却总是对南京抱有一种浓郁的乡愁。薛冰这样解释《漂泊在故乡》这个书名:是形容他在这座视为故乡的城市中不断迁徙,南京的面貌和色彩,和他特定的人生阶段紧密相关;南京的变迁和异化,使他找不到故乡原来的感觉,进而产生精神上的漂泊感。薛冰说:“如果说前一种漂泊,迁移的只是我们的身体,那么后一种漂泊,无家可归的将是我们的灵魂。”因此,他将这本关于南京的小书命名为《漂泊在故乡》。

我一向爱读薛冰的文章,尤其是他写南京的文字,可谓如数家珍,款款深情。薛冰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串联南京的人文地理,《漂泊在故乡》既是城市史,也是个人史,书中文字既写城市,不妨看作是一部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传。

薛冰从自己的儿童时代开始写起,从刚有记忆时住在外婆家的下关热河路128号,到借住在长江路田吉营的表姨夫家中;从小学时期移居到石鼓路292号,到中学时期举家搬迁到新街口附近的沈举人巷6号;然后插队,返城进入工厂,成为江苏省作协的专业作家,其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搬家。数十年来,下关、建邺、鼓楼、玄武、白下、秦淮……南京的几个城区,他都住过。频繁的搬迁虽大多出于无奈,却让薛冰得以熟悉南京的每一个角落,而每次搬到一个新的居处,探究周边的小街小巷,都是薛冰日常生活的乐趣。这些小街小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有的绕弯,有的便捷,有的推前门进、开后门出,从人家院落中穿过去,穿梭其中,薛冰触摸到的是一座城市隐秘的肌理。而这些记忆清晰如昨,写来历历在目,从中既不难看出南京数十年来的巨大变迁,更让薛冰不自觉发出“城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薛冰向有“南京城历史活名片”的美誉。据薛冰回忆,他对南京古都的宏观认识,是在中山门的城墙上完成的,他曾多次在那段城墙上漫步,逐渐看出南京城作为一座古都的大格局,进而提出南京城市文化应属多层面、多中心的多元文化。薛冰对清凉山和石头城遗址的考察,让他提出“清凉文化”或“虎踞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这种文化不同于城南的市风民俗,有别于夫子庙一带的科举文化,也与明故宫的皇家气象大相径庭,应该属于别具一格的精英文化层面。薛冰对颐和路公馆区民国建筑的调查,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建筑类型的缺失和环境的改变,往往只是保住了点,而忽略了面,在很大程度上已“破坏原有的空间结构和街巷肌理,以至失去原生态氛围的孤立建筑近乎僵死的标本”。

薛冰说起南京自然是津津乐道,他谈起淘书之乐,也更属当行本色。身为资深爱书人,薛冰对南京的旧书市熟稔于心,30多年间,他在朝天宫旧书市度过的时日,算下来竟有五六年之多。薛冰一直将古旧书市场看作考量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标尺,他不仅写自己淘旧书的经历和见闻,同时回顾南京旧书市的兴衰,他坦陈一座城市的迷人之处,恰恰在于这些琐碎的细节。

薛冰的人生与南京密不可分,在南京生活的几十年里,他几乎走遍南京的名胜古迹和老街旧巷,而这种“发现一条新路就想走一走,看看能通往什么地方”的习惯,也最终成为薛冰的一种生活态度。对于乡愁,薛冰这样解释:他书写的其实是一种“在场”的乡愁——他的乡愁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南京,在下关,在新街口,在明故宫,在城市的变迁之中。薛冰的怀乡与漂泊情结,也可归结到波依姆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怀乡是对已不存在,或者说根本没有存在过的家园的一种怀念。怀乡是一种若有所失、流落他乡的情感,但它也是充满遐想的浪漫情怀。”

新闻推荐

会理绿陶 1260℃的焰火传奇

晾晒小茶杯。拉坯。韩进富(左)、韩春寅(右)父子正在研究制陶工艺。已制成的生肖陶坯。□本报记者王云文/图9月30日午后,刚...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