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推动凉山发展的强力“引擎”

凉山日报 2019-09-21 11:04 大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处大山深处的凉山伴随共和国成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凉山,已经成为四川南向开放融入“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处于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重要位置。

全面敞开“山门”,凉山开放发展步伐始终铿锵有力,书写了富民强州辉煌篇章。

欢迎四方宾客,凉山开放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逐渐成为投资创业的洼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州”战略,在把握机遇中主动作为,在应对挑战中拼搏进取,在攻坚克难中跨越提升,在开放发展的大潮中奋楫扬波。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凉山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加速推力。

在凉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谋划部署,分管负责领导各司其责抓好落实,相关部门和县(市)协同联动,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形成了开放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放理念,已然融入凉山经济发展血脉。大开放带来大机遇,大开放带来大发展,凉山大门越开越大,未来更加可期。

启动开放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协作

1984年,凉山州县(市)委书记会和党代表大会召开,旗帜鲜明提出以“开放”振兴凉山经济的重大决策,在凉山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州委主要领导带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丰富改革开放经验。与此同时,大力宣传凉山丰富的资源,进行经济技术协作洽谈。这次考察学习成果丰硕,凉山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云南、辽宁等省市达成了物资、技术、经济协作项目100多项,引进资金1.1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凉山对外合作交流已从单一的物资协作发展到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协作,从单一的补偿贸易形式发展到多层次、多形式的协作;从过去仅有的对口协作扩大到省内、省外和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协作;从国营企业之间的协作发展到国营、集体、个体城乡上下协作。

全境开放

招商引资屡创新高

1992年,州委按照党的十四大战略部署和省委“一条线”发展战略,作出了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新决策。同年9月,州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开启了凉山改革开放新篇章。

1999年,为进一步提高凉山州对外开放水平,州委提出“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以企业为载体,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域,多渠道、(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秋意浓 本周雨水较多气温走“下坡路”

秋雨沥沥淅淅,连绵不停。秋意浓本周雨水较多气温走“下坡路”文/本报记者江滢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