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狠抓产业扶贫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凉山日报 2018-07-13 02:20 大字

近年来,金阳狠抓产业扶贫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县上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既抓县域“小家”经济发展,又兼顾全国“大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农业经济向生态立体林业经济主导发展,坚持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产业抓造林、立足涵水抓绿化,深入实施深化改革、做精产业、发展电商、培训劳力、减少农民“五个富裕农民”助农增收举措,让贫困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县“三棵树”基本实现应栽尽栽,总面积达201.54万亩,挂果63.5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13.57亿元,其中青花椒种植面积达103.57万亩,挂果面积41万亩、产量0.92万吨、产值8.9亿元。今年已完成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补植补栽10.5万亩。

创新推广“春土豆秋蔬菜”产业。在海拔2300米左右高寒山区大力推广“春土豆秋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5.9万亩;马铃薯收获后计划种植秋菜6.5万亩,其中种苗移栽1万亩、点播和撒播5.5万亩。目前,已完成菜种的采购,建立了丝窝乡尼波洛村等10个秋季蔬菜种苗基地。

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拟退出贫困村均建立了以种养业为主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不断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健全资金流动账目、交易凭据等软件资料,确保今年42个拟退出贫困村集体经济达标。

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抢抓机遇,依托优质农牧产业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加工+电商+特色产业”扶贫战略,引资3亿元建立金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产融合扶贫”生态示范园,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强化“大凉山金阳”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大凉山金阳”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31个,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个,成功创建凉山首个“国家级出口青花椒、白魔芋质量安全示范区”,并于今年2月成功举办中国·金阳青花椒白魔芋产业发展峰会。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按照“旅游+”“生态+”等模式,依托10万亩索玛花、30万亩百草坡、世界最大的“岩溶漏斗群”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和观光农业,着力打造香格里拉大环线藏羌彝走廊金阳精品节点,力争实现“不挖山、不砍树,靠旅游能脱贫”的目标。今年5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索玛花文化艺术节”,并为明年创建丙乙底索玛花4A景区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

新闻推荐

隔夜西瓜细菌上亿 包了保鲜膜细菌更多

最近一段时间,“裹了保鲜膜的隔夜西瓜不能吃”的消息疯传。各大媒体也做了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冷藏4小时后,封了保鲜膜...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