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凉山唱一支深情的歌

华西都市报 2018-03-11 06:00 大字

□张家鸿

遇到《光闪烁在你的枝头》时,我唯独钟情于何万敏笔下的凉山书写。相较于其他内容来说,我更专注“历史现场”与“这方水土”两辑的阅读。关于自己迟来多年的凉山书写,何万敏是如此自剖的:“多年以来的写作完全是随性而发,新闻写作属于记者职能,此外的散文和文艺评论是个人感兴趣的两部分。某一天幡然醒悟,书写凉山才是最该用心的事”。这句话流露出的是迷途知返后的自足与窃喜,它的情感源头是何万敏对家乡凉山真挚而深沉的爱。这些涉及凉山与彝族的篇幅,在我眼里是整本书中最具分量的书写,最真诚的呼喊,最深情的吟唱。

年少时总是向往远方,以为远大的理想必在遥远的地方。渐渐长大之后,才猛然发现近在咫尺的家乡,身在其中的家乡才是心灵最终极的依托之地。常人多半不能例外。正因为是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之后迟来的选择,何万敏才会走得更加义无反顾、更加从容淡定。就像走过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了依稀可见的曙光,虽然心中雀跃,也会把它暗藏心底。“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才会发现横断山中的凉山,仿如山的迷宫,层叠的山、连绵的山。”凉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宝藏,是一座探索不完的迷宫。

与凉山有关的前世今生,值得言说的实在太多太多。正如何万敏自己说的:“我的故乡,更是我的精神高地。”正因为此,作家、评论家、记者,任何一种单独的身份皆不能囊括何万敏的书写。在这本书里,他时而是作家,时而是评论家,时而是记者,时而又是三重身份的个性与笔力同时展现。因此,他的笔下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风情,展现出古今融合的气度,体现出针砭时弊的锐利。

凉山的神秘,凉山的丰富,凉山的博大,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探险家和学问家到此探寻关于天地自然的奥秘。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历史佳话。1924年,美国人约瑟夫·洛克与木里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木里的日子里,木里王给洛克送去了鸡蛋、白米、豆子、面粉、火腿、羊肉干、牦牛奶酪等。洛克则回赠香皂和银币等物。离别之际,木里王又送给洛克一个金碗、两个佛像和一块豹皮,依依不舍的他还邀请洛克以后有机会再来木里。洛克慨然应允。何万敏敏感于与凉山有关的书籍和人物,他读许多书,读很多人。读来读去,读的都是凉山,或是从凉山的现状而生发出去的思考。正如他自己在《跋》中所写的:“我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语言也许粗陋却真挚坦荡;我用凝视的方式和凉山相守相望,避免陌生得互不相认,擦肩而过。”

真实,既是记者的职业立场,更是一个写作者的精神追求。“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太过浮躁,不要走马观花,最有用的是细节。”捕捉有用的细节,是何万敏在本书的写作中一再提倡且毫无保留的力行之举。有好的细节,才能让真实的情感找到有力的依托,进而为读者讲述许多好听的感人的故事。

凉山是彝族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依恋土地的彝民一茬一茬收割苞谷、土豆和荞麦,旷野稀疏的枯草摇摆着遍地野花。”这里一直在奏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交响曲。何万敏还说:“每到一地,当地人的从容不迫与吃苦耐劳,无疑都成为我在旅途中收获的一笔财富。”今日的凉山,有自然的美,也有人情的美,它不就是凉山人心中最富饶的家园吗?有待腾飞的凉山,不管我们期待它飞得多高,都不能断了与未来紧紧牵系着的或远或近的历史。

顾彼得在《彝人首领》中这么写着:“我希望我们能够一直像这样永远永远地游逛下去,从一个美丽的山谷到另外一个美丽的山谷,在一个亲切的、宁静的和友好的小村子里过夜,或者在夏日山间温馨芬芳的山风轻拂下,从一个彝人的寨子到另外一个彝人的寨子。”凉山给这个俄国探险家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以至于他把凉山一直装在心中,从未放下。读过《光闪烁在你的枝头》,我印象中的凉山人何万敏与顾彼得一样,一直在不知疲倦地行走着,一直是乐在其中地记录着。否则,何来这部厚重大气的作品?

《光闪烁在你的枝头》

作者:何万敏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新闻推荐

马超:凉月淡云清溪幽草

□杨蜀连马超的作品,既有着秋色迷茫的空寂禅意,也有着大凉山蓬勃绚烂的鲜活生机。马超个性的安静与沉默,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上,但马超内心的坚强与执着却默默释放在他的国画作品中。马超追寻绘画艺术...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