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奏响县域经济发展动人乐章
一个地区经济的崛起必有其秉承的发展理念支撑,一座城市的跨越赶超必有其坚持的产业发展之道。
“十八大”以来,越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打造产业的闪光点:现代农业稳步发展,“1园区+10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六大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成功打造全国马铃薯核心种植区、凉山优质早熟苹果第一县、甜樱桃核心种植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乃托水泥、索玛锌品技改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大川新材料建成投产,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文昌故里核心景区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物流、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竞相发展。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融入“凉山科学中心”建设,主动承接科技项目,运用科技成果,加强与发达地区、科研院所科技交流合作,加快形成产业层次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的科技合作局面。强化科技成果运用,加大农业新品种和农业科技新技术的引进,建立一批以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等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引进一批绿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业越西行动”,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力度,建设“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
把旅游产业放在发展首位
把旅游产业放在发展首位,融入全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文昌故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核心,科学规划旅游“大环线”,推进“文昌故里·田园风光”观光农业旅游综合开发等7个项目建设,提高发展的外向度和整合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响“五大文化”品牌,发展南方丝绸之路文旅产业经济,带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促进康养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地产+商业+养生”跨界融合,打造越西“养生硅谷”,培育旅游康养产业经济园区。促进旅游与产业深度融合,以2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为带动,发展农业观光游、近郊游、探险游等,打造“乡村十景”特色品牌,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特色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以“三个提升”发展农特产业。
——在适度规模经营上有新提升,深入推进“1园区+10基地”建设,向100万亩核桃、20万亩花椒、18万亩马铃薯、18万亩油菜、10万亩苹果、5万亩烤烟、5万亩甜樱桃、5万亩玫瑰等特色产业目标迈进。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有新提升,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项目,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产品增值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形成利益联结体;差异化发展家庭农场集群,建成“一社一群”,提供培训、种苗、农机等服务。
——在“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上有新提升,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特色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出;做强做精“大凉山”农特产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标农产品。
开启绿色工业发展新模式
以“四个契合”发展绿色工业。
——与产业链条高度契合,深度对接核桃、牲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壮大一批绿色食品加工新兴工业集群,到“十三五”末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超过75%。
——与低碳发展高度契合,支持德吉、保石风电场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强化与华润风电、好医生药业等企业合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工业、生态农业产业。
——与绿色发展高度契合,延伸冶金、建材工业产业链,支持乃托水泥、索玛锌品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打造乃托绿色工业产业经济园区。
——与优势资源高度契合,大力发展矿产品深加工,全力促进越西白酒、农副产品、地标产品品牌化发展。
确保富民增收项目落地开花
立足脱贫攻坚,积极发展能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产业。坚持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相结合,用好产业扶持周转金、专项扶贫资金、小额信贷等金融扶贫政策,以“1+X”生态林业产业、“果蔬薯草药花鱼”“借畜还畜”等项目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立与种养殖规模配套的加工、销售产业链,强化集体“三资”经营管理,用活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确保一批资金“打包”、资源“整合”的富民增收项目落地开花。
如果说一项产业是一块砖石,那么众多的产业项目将垒起城市发展的大厦;如果说一项产业就是一个音符,那么,在全县上下的砥砺奋进下,一连串的音符将弹奏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人乐章。
新闻推荐
探访民间匠人 致敬匠人精神 100位明星学徒 零片酬参演《百心百匠》
古琴、唐卡、浏阳夏布、武夷山岩茶、宫毯、皮影戏……展现匠人匠心的纪实文化类节目《百心百匠》10月底将在优酷上线播出。一系列具有故事性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将逐一与观众见面,李亚鹏、柯蓝...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