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凉山州民族中学教科处副主任陈绍燕: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资阳日报 2017-10-17 07:22 大字

【党代表感言】

陈绍燕: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要认真学习,做好参会准备,传递出凉山5万名教师的心声。

□四川日报记者何勤华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核心是掌握三个实词……”9月21日,一阵讲课声从凉山州民族中学高三班教室传来,该校教科处副主任、语文老师陈绍燕正在为学生们讲解文言文实词的相关内容。

今年5月,陈绍燕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我只是民族地区一名普通教师,能够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担当。”陈绍燕告诉记者。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45岁的陈绍燕,1994年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凉山州民族中学任教至今。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怀孕临产,陈绍燕一直坚守在讲台,娃娃出生头一晚还在守学生们的晚自习。产假才休70天,她就赶回学校上课。“高一是打基础的一年,很重要。”陈绍燕说。

陈绍燕有个学生叫苦史伟,来自凉山州彝区,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看到苦史伟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陈绍燕坐不住了,主动找到校领导反映情况,在她的努力下,学校为苦史伟减免了一些费用,并争取到每月200元的奖学金。2001年,苦史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保送至上海交大,两年后被公派至德国留学。

把教育当毕生的事业

“彝区孩子学习的动力很足,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引导他们。”陈绍燕说。

多年来,陈绍燕有一个习惯,每周的语文测试,她当晚一定会全部阅卷。“常常是凌晨一两点才结束。”陈绍燕说,及时阅评,能让学生迅速找到错误的地方,强化记忆。近年来,陈绍燕教的学生,有9人考上清华大学。2010年,陈绍燕被评为省劳模,而劳模津贴,她却一分没揣进腰包,而是通过学校工会,每年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直到其参加高考。

贫困学生苦拉者并不是陈绍燕的学生,陈绍燕通过工会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决定每月给予200元的资助。苦拉者后来考上西南民族大学,他来到陈绍燕的办公室,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看到这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我十分欣慰。”陈绍燕说。

原载10月15日《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3招防“秋燥”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诗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节气“秋分”。本周末将迎来秋分节气,据气象部门预报,在迎来立秋节气后,独有的地理条件使凉山州天...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