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用力会引发多种外耳疾病
警惕常挖耳易诱发疾病
众所周知,耳内过多滋生的“耳屎”会骚扰我们,有时甚至瘙痒难忍。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自挖耳朵,没想到一来二去竟养成了习惯,不挖耳朵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而且挖耳朵的工具也五花八门:挖耳勺、棉棒、火柴棍、曲别针等,不一而足,恨不得用上十八般武艺。
一旦耳痒,则不分时间、地点,随痒随挖,殊不知,此举暗藏诸多祸端。那么常挖耳朵有什么坏处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人们一般以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学名叫“耵聍”。耵聍是外耳道叮咛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耵聍可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保护鼓膜。
耳内耵聍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耵聍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更确切地说,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耳朵不能经常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医生告诉记者,外耳道是外耳道口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呈“S”型曲线。外耳道的皮肤薄如丝蝉,皮下组织稀少,与软骨膜附着紧密。挖耳时尖锐的挖耳器具或粗暴的挖耳方式常引起外耳道的损伤,甚至出血。如果挖耳用力过度,可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长期反复刺激可引起外耳道充血、肿胀,细菌趁机而入;也可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会形成外耳道疖肿和外耳道炎。
耳朵痒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是慢性炎症、湿疹、霉菌或太干燥等等。常挖耳朵的人把耳垢随时挖得光光的,耳朵皮肤变得太干燥就会痒,痒就会想再挖,挖后又更痒,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糟。对于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抗生素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真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常会使人坐立不安,这时必须用抗真菌药物才能奏效。
给孩子挖耳小心刺破鼓膜
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和鼓室之间的椭圆形半透明薄膜,起到保护鼓室和内耳的作用。如果经常挖耳易刺激鼓膜发生慢性炎症,使鼓膜发红、变厚。熊医生告诉记者,挖耳朵时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尤其是在给小儿挖耳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更容易损伤鼓膜。
家长若是经常给孩子挖耳,孩子很可能也模仿家长的行为,自己拿小棍或挖耳勺放进外耳道搔扒,危险极大。鼓膜刺破后,可以发生感染,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挖耳时如不慎伤及内耳,可引起神经性耳聋。值得警惕的是,经常挖耳,反复刺激外耳道还有诱发中耳癌的危险。
湿性耵聍者要正确清理耳道
少数人耳内耵聍腺分泌旺盛、外耳道上皮脱落较慢,耵聍不表现为块状,而为黏稠的液体,被称为“湿性耵聍”,俗称“油耳”。一般情况下是生理性的,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伴有异味,则可能是耵聍腺细菌感染。
湿性耵聍者的“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如果不方便到医院就诊,自己挖耳要注意,第一,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挖耳;第二,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医生提醒,有湿性耵聍的人,如果长期不清理外耳道,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此时,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使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须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以预防感染。
最后,医生介绍了一个小方法。如果出现单纯的耳朵痒,不伴随疼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以用医用细棉签蘸少量医用酒精,轻轻擦拭外耳。
本报记者 周霞
新闻推荐
一夜之间,勒索病毒席卷全球 国内近3万机构被攻陷,教育科研成重灾区
▲A14中国新闻凉山阳光更多内容请看凉山日报新媒体凉山日报微报新报官方微博官方微博@凉山城市新报(新浪网腾讯网)...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