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造血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对口帮扶中,攀枝花市更注重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
郭朝红家住木里县项脚乡,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4口人,两个孩子都是在校学生。2017年,在攀枝花帮扶资金的资助下,他试种了2亩羊肚菌,仅此一项收入就近2万元,郭朝红一家于当年实现了脱贫。2018年,郭朝红把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亩。
木里县项脚乡党委书记游昊谈到:“攀枝花的援建资金,今年就是给我们35亩的羊肚菌前期标准化的种植。通过35亩的建设,我们村民就迅速地行动起来,从35亩扩大到了全乡的600亩,今年收成也比较好,每亩可以产将近五六十公斤干品羊肚菌,那么我们农户的户均亩收入达到了8000元以上。”
要真正使村民脱贫致富,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十分关键。2010年以来,根据木里县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攀枝花市全力帮扶木里藏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共投入资金2053万元,培育羊肚菌近225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余亩,栽培黑木耳段木28万棒,建设农家果园140个、大棚及高标准露地蔬菜种植基地100多亩,年产值达3244万元。同时,还建成一批养牛场、养猪场、养鱼场,资助农户引进大量种猪、种羊,不断壮大养殖规模。培育种植养殖大户,让产业能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更多的村民积极投入其中,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木里绝美的自然风光。同时,木里又是一个藏、汉、彝、纳西、蒙古、苗等21个民族共生共荣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呈现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风民貌。攀枝花市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围绕木里“旅游兴县”战略,大力扶持木里发展旅游产业,拓宽农牧民的增收渠道。
木里大寺是木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在康巴藏区具有特殊地位,是旅游开发的绝佳景点。目前,由攀枝花出资75万元建设的木里县瓦厂镇桃巴自驾游营地和游客中心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前段时间一直忙着接待游客的蒙古族大哥王小强,是木里县项脚乡村民。2018年,王小强在自家住宅的基础上建起了900多平方米的藏寨农家乐。农家乐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独具民族特色,能一次性接待60名游客。2018年,王小强的农家乐纯收入达到6万余元。
“我建这个农家乐的时候,当时的资金非常紧张,攀枝花支持了5万元钱,帮我建设农家乐。我们现在这个农家乐的生意是越做越好,我们非常感谢攀枝花。”王小强高兴地说。
像王小强一样由攀枝花出资帮扶打造的藏寨农家乐,在木里县一共有16家。同时,攀枝花还不断加强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更重要的是优化了木里县的旅游环境,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
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年来,攀枝花市大力实施就业帮扶工作,定期为木里县提供就业信息,组织专场招聘会,依托易地搬迁、藏区新居、通村道路改造等工程,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在全县32个摘帽贫困村开发乡村保洁、保安、护林、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256个,优先安排贫困户中的就业困难家庭就业。与中国农业银行木里县支行开展合作,设立返乡创业贷款基金专户,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返乡创业贷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干部人才在脱贫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2010年以来,攀枝花市依托人才优势,提供智力支持,培训培养木里藏区干部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先后有超过1万人次参加了教育、医疗、旅游、农牧、金融、交通等领域的专业培训,组织大量木里县干部人才到攀枝花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这些经过专业培训培养成长起来的木里本地干部人才,开拓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学习了新技能,为木里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持和发展后劲。
新闻推荐
洛桑多杰(左)在安助听器这是一封来自四川木里的感谢信,写信的人是木里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英雄杨达瓦儿子的洛桑多杰。...
木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木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