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友: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
2017年5月,时任州民宗委政策法规科、州民族团结创建办干部的李发友,被派至木里县下麦地乡上麦地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并于2018年1月兼任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他一心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用真情贴近群众、用行动赢得实绩。
如今的上麦地村,道路宽敞明亮,安全住房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后劲十足,走在了全县脱贫奔康的前列。
打通“致富路” 建设宜居新村寨
进村一条路、到组几乎没有路、入户泥巴路,这是脱贫攻坚之初,下麦地村道路的真实写照。“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窘况成为群众心中抹不去的阴影,更制约着农副产品的外销,严重影响群众生产和收益。
修路,一直是群众心中最强烈的期盼。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所以深知大山深处群众出行的不易,清楚只有打通道路,才能改变全村的道理。”为此,李发友上任后立即与村两委一起对通组公路进行来回勘察,实地测量。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打通了9个村民小组的通组毛坯路。此外,还从原单位争取到30万元“民族发展资金”,完成了近3公里通组路硬化工程,基本解决了该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方便了村里优质农副产品的外销,初步打通了村民脱贫奔康路。
上麦地村群众散居于山上且房屋破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对此,李发友将贫困户的安全住房建设问题放在心上,并全力投入到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危房改造等建设工作中,不辞辛劳走村串户,踏遍了各家各户的门槛,挨家挨户做宣传动员,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在安全住房修建中,他亲自参与住房选址、申报、立项、修建等每一个工程环节,并和村组干部共同做好质量监督工作。通过一年多努力,他保质保量督促落实了470多户农户的安全住房建设任务,彻底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
夯实产业基础 解开“增收致富锁”
“致富路”修好了,但如何解开“致富锁”,让村民富起来,又成为困扰李发友的问题。上麦地村农业产业主要以土豆、玉米等高山作物为主,以核桃、花椒等产业为辅,结构单一,产业不成规模,发展动力不足,群众增收困难。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转变思路,用脚步丈量实情,走遍上麦地村9个村民小组,摸清了当地自然条件和村民发展产业意愿。并利用“农民夜校”平台,为村民们灌输农业产业知识,并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因地制宜确立了“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摸清了路子,便立马行动起来。李发友从原单位争取到15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组织农户种植了1000亩花椒,并根据该村缺乏灌溉用水的实际问题,修建了112口大小分别为5、10、20立方米不等的水窖,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针对该村集体经济薄弱、高山村民开展民俗活动难、幼儿入学难、村“两委”办公难等实际问题,积极争取资金,建设了15亩的“青花椒产业发展党员示范基地”,修建了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解决了村“两委”办公经费短缺,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文/本报记者 吉伍伍呷莫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刚徐杨在对口援建木里县的干部队伍中,有一对来自攀枝花的夫妻——丈夫张小勇是攀枝花国有资产投资管...
木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木里藏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