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看变,走进幸福的“春天里”

凉山日报 2019-04-12 07:37 大字

山高路远,一直是大家对于木里县固有的印象之一。

的确,“一个木里,半个凉山”,这个面积占了全州总面积22%的县城,也是距离凉山州州府最远的县城。

山桃花盛开的4月,当我们再次走进木里时,这里变得不一样了。脱贫攻坚的不断发力,让时代的春风吹进了这个贡嘎山下的县城。

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让木里城乡环境日新月异,交通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基础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让木里离“康巴藏区木里第一县”的目标越来越近。

变化,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镜头一:

通往东朗乡的“幸福路”

“之前去东朗乡,那是要走上好几天的,光是准备路上的干粮都要花点功夫。”藏乡东朗,对于很多木里当地人来说,那都是一个心之神往之地,但因为山高路远很多人还没有去过。

曾经,去东朗乡的路大多都是山路,一路翻山越岭,路又远又险,大家都不敢去;即使要去,那也要提前做很多准备,还得走上一周左右的时间。

现在,这里的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木里脱贫攻坚的交通巨变,打通了一条通往东朗乡的幸福之路。

“修这条路,我们花了大力气。”木里县交通局局长杨严斌说,东朗乡距离木里县城250余公里,是木里县最为边远的一个乡,这里山多又险,要啃下这个“硬骨头”真的不容易。为了修好这条路,他们天天往现场跑,为求核量精准,100米一个点的用尺子量,用脚步走,把工作做实做细。

现在,这条路已经铺就,并正式投入使用。从木里县城到东朗乡,几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抵达。沿途还可以欣赏木里小金河、原始森林等景致,一路山水相依。

这条路的开通,揭开了藏乡东朗神秘的面纱。借着这条路,东朗乡依托当地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贡巴拉梅朵文化旅游节”让更多的游人认识了东朗,爱上了这片土地。

“现在路方便了,来的人多了,东西都供不应求了。”在东朗乡亚英村制作黑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次尔旦珠的家里,火塘上煮茶的敞口壶、经堂里供奉的香炉、大厅里烤火的炉子,还有摆放在壁橱里当作装饰的精美酒壶等已经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等上好几个月才能拿到。

当地村民笑着说,他们眼看着次尔旦珠制作的黑陶茶壶从3元钱卖到了现在的25元钱,路通了,旅游发展了,他的手艺越来越“值钱”了。

“这样的旅游路、致富路会越来越多。”杨严斌说,木里县大力推进“交通+”融合发展,打造“四色钻石”精品旅游线路,构筑“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全景木里。

目前,已开工建设了玛娜茶金14公里旅游路,完成了洛克900里旅游路水洛新藏桥至白水河段等3条旅游公路前期工作;力争于5月底前开工建设G227巴亨垭口至甘凉界51公里,连接甘孜稻城亚丁,将彻底打通木里县南北大通道;S463线一、二、三标段41公里路面工程,打通木里县西向出境大通道,连接云南丽江。

每条路,都让人充满期待。

镜头二:

下麦地乡通村“样板路“

“路通了,生活变化大了。”在木里县下麦地乡上麦地村,2016年年底正式通车的第一条通组硬化路,让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交通带来的不同。

上麦地村这个曾经闭塞的彝寨,对外打开了“大门”,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这条路,是我们专门修的样板路。”杨严斌说,修路就是要修老百姓最需要的路。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木里县交通建设长期滞后,交通建设任务尤为艰巨。然而,路是发展的基础,打一场交通建设的硬仗,破解交通出行难的瓶颈,一直是木里藏区群众最为殷切的期望。

在2015年,木里全县通乡油路里程仅有50多公里,通村硬化路不足30公里,通乡通畅率44.8%,通村通畅率8%。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杜绝消防隐患是最好的礼物 □王恩亮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那场森林火灾,导致27名消防队员不幸遇难。在悲痛之余,也引起人们对所有消防队员的关爱。于是,多地消防部门...

木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木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