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喜提”文化名家作品 一壶山人等书画名家藏乡采风 一周创作书画作品20余幅

西昌都市报 2018-07-03 12:08 大字

一壶山人赠予木里的山水画作品。 一壶山人采风途中写生。

本报讯藏乡木里,和风习习,繁花似锦,雨后清新泥土的气息与绽放的山花飘逸着翰墨的芬芳,氤氲着一缕友情的温馨。

近日,著名书画家一壶山人周德华老先生一行到木里县写生、采风。并在县图书馆阅览室,将带来的新近出版的《一壶山人墨迹》,向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广体育旅游局、县图书馆及县书画家协会赠书。一壶山人先生表示,图书馆是神圣的殿堂,自己的作品集能够进入木里图书馆馆藏,提供学习和交流,是一件幸事。

采风团先后深入到木里县项脚乡关门山景点、寸冬海子、康坞大寺、917林场、争西牧场、色更坝子、云南堡瀑布、木里大寺、屋脚乡利家嘴等地开展写生、采风活动。

木里独特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以及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都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木里县文化旅游前景、县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都充满了憧憬和期望。

一壶山人老先生在木里的山林里云游、写生,享受木里藏乡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后,向自己的学生江罗四等书画家们要求每一位都要为木里县留下一幅书画作品,分别由县文联和县文化馆收藏。

在写生、采风的近一个星期活动中,艺术家们用手中的笔,先后创作了颂木里咏木里的书画作品20余件。特别是参观了关门山景点、寸冬海子、色更坝子、木里大寺等地后,一壶山人先生用饱蘸浓情的笔触,精心创作并书写了一幅对联作品“壮伟高山耸圣域,雄奇大寺供强巴”和一幅“色梗写意”山水画作品赠予木里县文联,表达了对木里藏乡这块热土的热爱和眷恋。

此次写生、采风交流活动,对木里县文化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盛会,不仅点燃了木里书画艺术界的创作激情,更是填补了木里县没有文化名家名作收藏的空白,必将在木里的书画发展史上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记。

文/图本报记者米赢马楠

一壶山人,号五髯翁,本名周德华,国内著名书画家、诗人,1947年生于四川夹江县,现居千佛岩水一方书屋。

早岁从乌尤寺遍能大和尚学书。而立之后,又从江苏裔敬亭老翁,西昌汪济时先生学诗画和古文。年四十归嘉峨,隐迹十余载,半百之后所作诗文字画,自出心裁,不假他人。六十以后,谨遵“恭敬传统、涵养文化、秉承宗风、崇尚心印”旨要,开门课徒,追寻古贤逸格写意风尚。著有《一壶天地》《峨眉山诗稿》《一壶山人诗文集》《一壶山人书画集》《一壶书汪济时诗联残稿》等文集。新近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一壶山人墨迹》一书,精选一壶先生近年诗、书、画力作,充分展示了一壶先生艺术风尚。《一壶山人墨迹》宣纸线装,一函三册——《诗言志》《字如人》《画写心》。三册函套,尊古而制,徽宣彩印,气象浑然。早年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四届书展,第三、五届中青年书展,新加坡第一届国际书展,第三回中日友好书展,1995年汉城国际书艺联展等。曾获《书圣杯》国际书法大奖赛一等奖。

新闻推荐

党的扶贫政策闪光辉高原格桑花更加美丽

在美丽的木里县西秋乡日布佐村上日布佐组有一户普通的农户,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叫王发莲,2007年王发莲嫁给项金友,由于家里...

木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木里藏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