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扶贫政策闪光辉高原格桑花更加美丽

凉山日报 2018-05-27 09:00 大字

在美丽的木里县西秋乡日布佐村上日布佐组有一户普通的农户,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叫王发莲,2007年王发莲嫁给项金友,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导致他们家经济收入不足,房屋年久失修,部分土地丢荒严重,家中无四大牲畜,药费、基本生活费用均靠亲朋好友资助来维持。雪上加霜的是,家中还有年迈多病的母亲熊润珍和患重病的弟弟项金才。长年累月的医药费,让这个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家庭捉襟见肘。当时的王发莲家可谓一贫如洗,生活就像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压得她喘不过气。

守得云开见日出,他们家幸福生活的到来要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扶贫政策说起。

2014年,王发莲家被村民代表大会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的王发莲只是一名小学三年级都未读完的农村妇女,她甚至不懂什么叫“建卡户”,也不懂这个“建卡户”到底要做些什么?意味着什么?但之后的事情,让她懂得了成为“建卡户”的意义所在。

在被评为“建卡户”不久后,木里县委、政府的工作组走村入户,大力宣传了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大力鼓励建卡户自主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听了工作组的宣讲后,王发莲深受鼓舞,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在县委政府的帮助下克服资金、劳力等瓶颈,种植了5亩核桃、1亩花椒和5亩中草药,把家中丢荒的土地全部种上了经济林木,当年就取得了经济效益。

在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她家的日子开始出现转机,这时她家的经济条件已经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但离脱贫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2015年,西秋乡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大蒜,并免费发放大蒜种子及提供技术指导。在全村党员大会上,王发莲主动站起来说“我是一名建卡户,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相信党的政策和政府的决定,我愿意示范种植2亩大蒜,做出成绩给党和政府看”。大蒜种植期间,王发莲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一道发展产业,当年该组的经济收入猛跃了一个台阶。

2016年,日布佐村要按计划退出贫困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王发莲率先和日布佐村两委签订了脱贫协议,保证当年的收入一定达标。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她争取了易地搬迁住房改造政策,但王发莲还带头种植了白芸豆3亩。天有不测风云,王发莲丈夫在修建房屋时,不小心从屋顶摔下,造成左肩甲骨破裂,右左骨断裂。这对于王发莲可谓是晴天霹雳,家中劳动力仅剩她一个,丈夫还需要大笔的医疗费,新房也还未修建完成,如果再把全年家里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钱放在一点把握都没有的养猪和白芸豆种植上,万一种养得不好、没有销路怎么办?

尽管困难重重,但并没让她放弃脱贫致富梦。在各级政府的鼓舞下,她参加了白芸豆种植技术培训,购买有关白芸豆种植的书籍学习,在提高自己技术能力的同时,不忘把知识经验传授给周边农户。不仅如此,她还养殖了15头猪及2头牛。

这一年,王发莲很苦。她一边照顾受伤的丈夫,一边还要照顾孩子,但她说”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只害怕今年我家收入达不到退出标准,我们村不能顺利摘帽,拖了大家的后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王发莲3亩白芸豆大丰收,收入7500元;卖了10头猪收入9000元,核桃花椒收入5000元,王发莲家收入远超预期,她家率先成功脱贫。同时,在王发莲的带动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日布佐村也顺利“退出”。王发莲兑现了她庄严的承诺。

有了好出路,不忘“穷亲戚”,王发莲是如此说的也如此做的。2016年,虽然日布佐村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村里大部分农户的致富产业还未形成规模,部分农户还处于观望状态,热心肠的王发莲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给农户进行现场教学,鼓励大家勤劳致富,她还积极向农户宣传她的劳动成果,以此来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经过两年的种植技术学习,王发莲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妇女转变成了“‘土专家\’田秀才”,附近的农户在种植上遇到难题都会问她。王发莲说“这条路上她后悔过、犹豫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自己不努力,就要一辈子穷下去!我们不能一直依赖党和政府的帮扶‘等靠要\’,要自力更生,还要不忘‘穷亲戚\’,我要尽自己的力去脱贫致富,还要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让他们也早日脱贫,然后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2017年,已经脱贫的王发莲没有丝毫松懈,她的干劲越来越猛、信心越来越足,她趁着党的好政策,在巩固好经果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养殖业,成功养殖22头猪、5头牛,她预计今年的收入一定比去年多。同时王发莲说“我村的白芸豆现在包装上市了,销路更好了,市场更广了,这说明特色产业这条路绝对可以坚持走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好”。

回顾这几年的脱贫路,她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以后的日子,我会牢记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更积极带动我村甚至全乡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王发莲,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农村妇女,每当附近的村民提起她时,都交口称赞。她创先争优,在农民中树起了一面致富带头的旗帜,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她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决心,她有着百折不挠、奋勇拼搏改变命运的精神,她迎着党的扶贫政策春风在雪域高原绽放,不断激励鼓舞着广大干部群众。

(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木里1-4月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近4亿元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木里县财政局办公室获悉,该县1-4月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39365万元,同比增加1019万元,增长2.7%。其中...

木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木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