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桐窝村:大凉山西部边缘的藏族新村

凉山日报 2017-06-18 07:50 大字

唐央乡,位于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部边缘,距离木里县城约270公里,北通甘孜州理塘、雅江两县,是大凉山西部边缘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桐窝村,属于唐央乡管辖,距离唐央乡政府还有约50多公里,距离木里县城约310公里。位于海拔3000米至4500米大山深处的藏乡桐窝,近年来在精准脱贫春风吹拂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水通了,电通了,电话通了,油路也即将通了,藏族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大山深处石头砌成的藏式民居

5月24日一大早,记者从木里县城出发,马不停蹄地一路沿木里河向北部大山深处进发,到达桐窝村时已经是下午4点30分(由于正在修油路,除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是柏油路外,其他全是土路)。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山和森林,就是距离路边不远的一大幢一大幢用石头砌成、约两层或三层楼高的藏式民居。桐窝村有6个村民小组,除了10余户彝族外全是藏族,共173户,884人。全村有100余户的村民家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藏式民居。

“这里的藏族同胞对吃的不讲究,但对住的房子却是十分讲究,一有点钱就全都用在房子上,房屋是一家比一家修得好。”木里县发改局派驻桐窝村的第一书记叶燕如是说。“如果你走进藏式民居,你就能看见,这些藏式民居的装修大多非常精致,无论是房屋四周,还是地面,很多人家都是用实木全部包裹装修的。”

当然,桐窝村并非所有人都能住上好房子。“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205人。这两年,我们积极争取了85户的藏式新居改造项目(每户补贴2万元),各家各户修了厕所,建了厨房,人畜分居分道了;还为特别困难的10户家庭进行了易地移民(每人补贴2.3万元)。”桐窝村第一书记叶燕告诉记者。

目前,除了10来户贫困户正在修建新房外,桐窝村村民几乎都住上了好房子。

挖虫草捡松茸是主要经济来源

一个地处大山深处的村子,村民们是靠什么挣钱修了一幢幢的藏式民居呢?

当天晚上,热情纯朴的房东为我们打上酥油茶,共同围着新式火炉子,促膝长谈……

俗话说,靠山吃山。桐窝村背后有一座不知道名字的山,当地人都叫它——“虫草山”。桐窝村村民每年五六月份就在山上挖虫草,七八月份捡松茸。

“挖虫草和捡松茸,一个人大概能收入6000元至2万元。去年最好的一户,大概收入了近10万元吧。”村文书马比莫说。

同时,桐窝村绝大部分人家都喂养了五、六头肥猪,三、四头牛,这也是一部分家庭的收入来源;另外,该村村民人均有土地1.6亩,主要种植包谷、洋芋、青稞和麦子等。

围绕发展产业,目前该村家家户户种植了油菜(户均2亩),预计每亩产量600斤,亩产值可达1200元;建成了马铃薯种植基地50亩,亩产值400元;规范高山牦牛养殖场3个,养殖牦牛200余头,打实了农民发展的产业增收基础。未来,该村还计划发展黑木耳、羊肚菌和旅游。

“家门口这条土路是2008年通的,这条路通之前,我们村要去茶布朗镇赶场,骑马来回要7天7夜;最近的稻城县赶马车也得2天2夜。”34岁的村文书马比莫向我们说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个时候,我们村的人上街都是去稻城,路通后才去的木里县城。”

2012年5月,中国移动在该村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的通讯基站,村民们大多用上了手机。

村第一书记叶燕2015年上任后,针对桐窝村现状,在木里县委、县政府支持下,经派出单位与相关部门多方协调,投资240万元建设了该村日窝组公路12公里;投资240万元建设了桐窝组至四撒寺公路12公里;投资40万元完成了桐窝、然里、上通坝、下通坝、日窝组安全饮水工程,投资50万元,完成了桐窝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015年,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2016年,生活用电接到了每家每户,曾经靠人背水,靠松明蜡烛或自发电照明(3000瓦以内,只能照明不能用家电)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一季度木里县GDP增长25.6%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马楠宋丽记者尹华高)近日,记者从木里县统计局获悉,一季度,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1561万元,同比增长25.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49万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745万...

木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木里藏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