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有个“朱扎西” ——记市房地产管理局援藏干部朱宁君
□本报记者 江潇
10月9日一大早,市房管局工作人员朱宁君接到一个从木里藏族自治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喜讯,木里县康乌牧场康乌小学食堂动工建设了,预计年底完工。电话这头,朱宁君难掩喜悦之情,终于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在木里很多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朱扎西”(扎西即英俊能干的意思)。
2010年5月,作为援藏干部之一的朱宁君,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对口挂职于木里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进藏区为什么?在藏区干什么?离藏区留什么?”答案写在朱宁君践行援藏誓言的坚实脚印里。
“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2010年4月,得知市房管局要选派一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木里县开展援助工作后,朱宁君激动不已,之前他曾经到过甘孜州色达藏族自治县开展过援藏服务,这次,他主动请缨,决定再次踏上援藏之路。
对朱宁君来说,他和木里有不解之缘。
上世纪50年代,朱宁君的父亲曾在木里打土匪,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过青春。父亲经常向朱宁君讲述有关木里的一切,山深沉、悲壮;水清澈、柔美;人憨厚、乐观。受父亲影响,“木里”早早植入了朱宁君幼小的心灵。
“一直以来都期望有一天能够去父亲呆过的地方,走走看看,为木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朱宁君说,父亲和他都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朱宁君这番话,让记者想起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跟别人相比,我有过援藏的经历和经验,这是一笔财富。”尽管要面对陌生而未知的环境,放弃一个中年男人对家庭的责任,这个打惯硬仗的干部,此时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圆自己心中三十多年的梦。
朱宁君把援藏的想法告诉妻子,妻子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说:“你自己拿主意吧!”朱宁君长吁一口气,感激妻子的理解与支持。
不见局长的派头
作为木里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住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朱宁君,从到木里的第一天,就把自己当作木里县的一员。朱宁君说:“只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这里的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对这里的一切投入真挚的感情,我的工作才能有依有靠、有所作为。”
2010年9月的一天,一位60多岁的孤寡老阿妈来到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申领廉租房货币补贴的资格。老阿妈一个月只有低保补助100多元,两年来,她一直在为申请廉租房补贴奔跑。针对老阿妈听不懂汉语的问题,朱宁君请自己的驾驶员做翻译,耐心细致地提供服务。9月底,申请廉租房补贴的公示结束,老阿妈拿到了每月60元的补贴。
朱宁君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后发现,2007~2010年,木里县共有120多户家庭领取了廉租房货币补贴,并且每人每月才20多元。为了让这一政策惠及更多低收入家庭,2010年9月底,在朱宁君的带领下,该局把货币补贴资金由20多元提高到60元,2012年又提高到了90多元。“朱扎西”的美名由此而来。
挂职期间,朱宁君认真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两年共为658户家庭发放廉租房货币补贴380余万元;主持参与编制了《木里县2010—2012年住房保障规划》《木里县“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木里县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施细则》;完善了住房保障工作的历史资料整理,完成了廉租住房纸质和电子一户一档的建档工作。
朱宁君分管的工作需要经常跑工地,检查建筑质量、施工安全。木里县乡与乡之间相隔很远,山路崎岖难行。到达目的地后,朱宁君立马到施工现场调度工作、处理问题。同时,对施工中不足的地方,他坚决要求施工队进行整改,在质量上敢较真,与施工方红过脸、黑过嘴。
由于他凡事亲力亲为,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什么事情都自己来,你哪里有个局长的派头?”
“这是我对全校师生的承诺”
在木里工作的两年间,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朱宁君还主动帮助贫困职工和学生。
2011年9月,在一次下乡检查工作中,朱宁君了解到康乌牧场康乌小学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食堂,学生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很多学生中午只能饿着肚子。朱宁君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随后,朱宁君积极联系施工单位,为康乌小学修建一座学生食堂,以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
“康乌牧场海拔3700米,霜冻期长,即便是修建一个简单的工程,除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外,还要合理安排工期,因为当地冬季和雨季混凝土很难成形。10月,康乌进入了冬季,项目前期工作就停止了。”朱宁君说,2012年5月,他从木里县回来后,从未放弃对这个项目的关注,这是他对全校师生的承诺,也是自己的一桩心愿。
不仅如此,朱宁君还积极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持他们完成学业。同时多方联系筹措资金4.3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改造村活动室。
“我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但我可以要求自己做好,不给攀枝花人丢脸。”这是朱宁君的援藏心语。
两年援藏期间,朱宁君为木里藏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木里县评为优秀个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建“这几年来,攀枝花派出了近百人次的工作骨干到我们木里从事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每个人都在挂职岗位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他们就是绽放在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