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木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记米易县农牧局援藏干部唐梦锋

攀枝花日报 2012-09-17 08:07 大字

□实习生 胡吉星

“如果还有机会,我希望能够再次回到木里,和我的兄弟姐妹一起并肩战斗,去挥洒我们的激情与汗水……”说起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已经回攀四个月的唐梦锋依然激动不已。

2012年5月份,唐梦锋结束了为期2年的援藏任务,带着不舍离开了木里藏族自治县,离开了这个他口中不断念叨的“第二故乡”。回到米易后,唐梦锋会经常想起有关木里的种种,去打听有关木里的消息。他说,放不下对那里的牵挂。

到木里去圆梦

“我多想,像神鹰一样,飞翔在蓝天白云之下,飞过高山,飞过雪山,飞越崇山峻岭,飞到草原,啊,这片神奇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是奔赴藏区木里之前,唐梦锋在本子里写下的诗篇。

今年38岁的唐梦锋,是米易县农牧局的一名中层干部,民盟米易支部副主委,也是一名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高级农艺师。因为对藏族歌曲的喜爱,很早以前,唐梦锋就向往着雪域高原,对那里的热爱总是割舍不下。

2010年4月,得知米易县下发选派工作人员赴藏援助的通知后,唐梦锋第一时间报了名。“木里县条件艰苦,你能坚持吗?家里人同意吗?”考察时,面对领导的询问,唐梦锋坚定地回答:“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农业战线上工作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到木里去,为当地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是我的梦想。”在经过层层考核、体检等环节后,唐梦锋成为了一名援藏干部。

当年5月,经过集中培训后,唐梦锋正式踏上新的征程前往木里,奔向那个承载着他梦想的地方。出发前,他暗暗下定决心: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一定要有所作为,不能碌碌无为。

乐观面对艰苦环境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使木里的农业发展较为滞后。

“木里自然条件恶劣,霜冻等灾害频繁,每年5月份前农作物大都生长缓慢。”唐梦锋说,虽然木里人民非常勤劳,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业产业规模都比较小。

到木里后,唐梦锋被安排挂任木里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重点抓农业产业化发展。

挂职期间,唐梦锋经常带领技术人员下乡,奔波于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群众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培训,进行现场指导。由于交通不便,每次下乡开展工作,他们都要颠簸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一次去距木里县城380公里远的东朗乡帮当地农民免费嫁接优质梨,唐梦锋和技术人员蜷缩在大货车的驾驶室,整整颠簸了13个小时。唐梦锋返回到县城时,连腰都直不起。腿也没了知觉,累得路都走不动了。一次去倮波乡开展培训,途经17.5公里高原隧道,唐梦锋出现缺氧反应,几天后才恢复。一次坐摩托车下乡为当地农民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指导,由于道路条件太差,途中摩托车翻倒,唐梦锋险些受伤……

每当被询问起在木里工作的情况时,唐梦锋总是这样说:“木里就像美国学者洛克所说一样,是上帝浏览的花园,是植物的乐园,是动物的天堂,简直是世外桃源。”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唐梦锋都坦然处之,乐观面对。

用行动回馈嘱托

“帮助木里有效地开展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是我做得比较有意义的事。”回顾自己在木里2年来的工作,唐梦锋脸上流露出一股自豪。

2010年8月,唐梦锋根据木里县委、县政府的思路,重点开展了核桃花椒产业化发展调研,提出6条发展意见,为当地发展50万亩核桃花椒产业基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核桃花椒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为木里县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唐梦锋笑着说,经过两年多的迅猛发展,当他离开木里时,当地的核桃花椒产业种植规模已达46万余亩,为木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领会产业发展精神,积极探索林下产业,促进林果业与中药材产业互动。”2011年11月份,经过调研走访,唐梦锋撰写了《关于发展木里藏区中药材产业调研报告》,建议木里县开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将中药材基地建设从零星种植发展到2000多亩的规模种植。他的这份调研报告最终为木里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12年,攀枝花市第二批援藏任务将木里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纳入对口援助产业,并提供了100万元的项目资金。

在两年援藏期间,唐梦锋共撰写调研报告4篇,提出合理化建议20条,其中16条在木里县委常委会上得到认可,3条被写进推动木里发展的重要决定中。

“这两年我无怨无悔,遗憾的是我不能继续在木里发光发热。”离开了木里的唐梦锋,还会时常挂念着木里,他希望有机会再回木里,继续奉献。

新闻推荐

英雄花开在木里 ——记攀枝花市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

□本报记者王建“这几年来,攀枝花派出了近百人次的工作骨干到我们木里从事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每个人都在挂职岗位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他们就是绽放在木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