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聊新书:《凉山宝藏》的台前幕后
当这本新书开始了它的旅程,那些曾经走过的路、背后的默默付出、因文字而聚在一起的人、闪亮鲜活的记忆重新跃进脑海。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书编委会两位主任唐亮、何万敏,以及责任编辑、设计师叶茂,请他们来讲述一本好书出版的台前幕后。
“在最接地气的讲述中,文物活了起来”
唐亮(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凉山宝藏》编委会主任)
“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凉山成了文物资源富集地。经过50多年的积累,凉山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两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两千件。书中介绍的带流陶壶、九节鱼纹铜杖、铜鼓、编钟、铜摇钱树、八角星金饰、陶板俑等,皆是全国独见或罕见的宝藏。”谈起诸多不为人知的凉山文物,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如数家珍。
“然而,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许多珍贵文物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能被归总在库房,即便是通过展览和出书的形式面向大众亮相,也多聚焦于文物本体,偏重从专家视角来讲解,这种形式缺乏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只能小众化传播。”唐亮说,“《凉山宝藏》一书的问世打破了大众以往的认知,让凉山文物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史料与冷冰冰的数字,而是由鲜活的人、事、物来构建。通过图文并茂的呈现,鲜活的故事讲述,读者仿佛走进了书中,开启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寻宝、探宝之旅,凉山的珍贵文物在更多人的目光中变得生动而具体。这一次,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用最适合大众传播的方式把最有价值的历史呈现了出来,让历史文化零门槛抵达了大众的视野和心灵。”
“书页间,氤氲着凉山人的文化自信”
何万敏(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凉山宝藏》编委会主任)
一直以来,作为一张报纸的执行总编,何万敏特别希望报纸上那些很好的采访文章能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媒体的特质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递及时,在报纸上即便好的内容也不容易被保存下来。《凉山宝藏》能够结集出版,把凉山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及其文化、历史内涵融合在了一起,凝结成了全新的‘二次传播’,我相信它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真正值得一读的闪光文字。”
长期以来,何万敏坚持在阅读中发掘书籍背后的历史、现实、风物、故事等,以求在浩繁之中发掘有质量的阅读生活,在精神的探求中,走得更深远一些。秉持着作家的书写、学者的思考、媒体的态度,他对《凉山宝藏》有自己独到的解析:“众所周知,凉山历史悠久,历史文物资源丰富。然而,这样看似概念性的一句话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积淀?针对这样的疑问,《凉山宝藏》的应运而生是一次掷地有声的回答。这本书以文物的角度切入,将凉山发展中的那些珍贵史料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当文物不再意味着陌生的物件,变得生动而具体,人们就能从中看到这片土地上历史的璀璨和辉煌,从而建立一种文化自信。或许,这就是本书最丰盈而深远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本值得被喜爱和珍藏的书”
叶茂(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凉山宝藏》责任编辑、设计师)
如果把书当作产品,那么责任编辑就是“设计师”。从版式设计、审稿加工、用纸选择、开本确定、封面设计、印刷方式、附加工艺、装订包装等等,每个环节都充满耐心和用心的考验。
从去年底接到书稿到5月底最终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负责《凉山宝藏》编辑、设计的叶茂和同事们,几乎每周与《凉山宝藏》编委联系一次,不停地做着沟通查证文物信息、为词句增添注解、确认专业术语的表达等工作,忙得“昏天黑地”。接着,由不同作者写作的、报纸上口语化的表达,需要处理成统一风格的叙述方式,单是这个环节又耗去了数月的努力。此后,是“传说中”极其审慎的“三审三校”,由6位编辑夜以继日地完成。终于,书稿清样于5月“出炉”。
“第一次在工作中接触到以这样鲜活的方式来讲述文物故事的书籍,从其内容来看,它的分量着实不轻。”叶茂说,因此,除了编辑,他还在封面设计上下了大量的功夫,“我观察了大量彝文的书写方式,以彝文的运笔特点来设计了‘凉山宝藏’四个汉字,把全国独一无二的、出土于冕宁县小屯村明代砖室墓中的‘金帽儿’放在了书名的下方,再加入更多其他元素并统一风格,希望以这样的视觉语言让读者接受、喜爱并记住。”
5月底,捧着正式出版的《凉山宝藏》,叶茂有些感动。他说,“这220页的文字、图片和设计,承载着博物馆人、新闻人、出版人的日夜兼程和美好愿望,希望更多人爱上这本书,爱上博物馆,爱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本报记者王亚
新闻推荐
露营地选择有三个要点,选择地势高、地形平坦、开阔地安营。文/图本报记者蒲建峰露营是亲近大自然最好的方法...
冕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冕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