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邛都人文之韵 观古今西昌变迁

西昌都市报 2019-01-22 08:15 大字

古人云:“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山胜境,一沾诗文的气息,便会灵动起来。西昌地区地处蜀滇咽喉,西南雄镇。春秋地属吴楚,秦朝之前为古邛都国,秦代尝通为郡县,但郡县名已经无考。汉司马相如持节通邛筰、设郡县;诸葛南征留下了无数遗迹和习俗;唐朝后期吐蕃、南诏连年征战都想占有这块宝地,最后陷于唐朝亲自扶持起来的南诏政权;宋朝时玉斧画河归于大理国段氏所管辖;元宪宗时内附,才终于复归中央政权所辖,元时属云南行省,明清时归于四川。

2000多年古道雄风,历史积淀,“俗多游荡,而喜讴歌”的西昌,民风率真豪帅,文脉丰盈流畅,历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白居易、杨慎、范守纪、查礼、何日愈、何绍基、胡薇元……本地文人胡衡、马昂、杨学述、杨鼎才、严尔惠、廖坤培、陈振宇、曹永贤、陈九德、赵开图、许国琮、颜氏兄弟父子、张昭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历史传奇和美丽隽永的诗歌。

建南十景诗、西昌八景六名胜图配诗、越嶲十景诗等等,这些诗广为后人所引用、吟诵,成为一方热土上世世代代人们的骄傲。万历年间明建昌兵备道范守己曾怀着无限深情,对这片“冬意略如春”“气候总翻新”的土地声声吟唱,“建南好!”这里“地暖春先到”(何日愈),“秧田苗杂青黄色,村落人居烟火稠”(刘应鼎),这里“麦气秋含新雨后,荷花香送晚风初”(许国琮),这里“十家成聚落,杂树蔽畦井”(査礼),哪怕“结屋似蜗庐”(杨鼎才),只要是“土墙板屋自家家”(王廷取),“小桥垂绿柳,曲沼漾红蕖”(杨鼎才)就能到欣赏“桂花桥畔月如钩,倒影孤亭水面浮。”(陈光前)只因为“春花秋柳池边树,人家都在桃源住。”(颜启芳)因此在西昌、冕宁、越嶲做过县令和同知的书伦由衷地感叹说“西昌烟景好,不用忆莼羹”。还有各县文人竹枝词,歌咏醇厚的乡土风情,生动地展现了那时的人们的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

哪怕是“吁嗟呼!蜀道难,难不在剑关,而在黎雅邛筰旄牛间”(徐灼);哪怕是“水难舟楫通,山难车马越”(吕辉);“险绝西南路,崎岖似酋阳”(钟骏声)。但这片雄浑壮阔峰峦如聚的热土仍是“牛羊鸡犬自成村,人半痴愚古朴存”(王廷取)。这里“汉夷杂沓处,营泛棋布置”(郑成基);这里“山同夷汉处,市杂楚吴声”(陈九德);这里“山田跷确甚,温饱赖柔毛”(蹇诜)。诗人笔下,古代西昌的面貌跃然纸上。

而许多古人对这片土地上丰厚资源利用前景的设想,今天早已经变成了现实,明建昌兵备道周光镐“西南多水利,被泽夷汉同”;光绪年间越嶲同知孙锵这样说“贫民生计太无聊,赖有荞粮腹不枵。五矿开成通铁轨,工商应共乐逍遥。”……

古人、今人,古邛都、今西昌,同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着一代又一代鲜活的生命。历史这条长河,把曾经的他们、今天的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曾经,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炙热情感,和今天的我们并无二致。品读这些古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诗歌,回望历史,关照古今西昌的变迁,我们就能明白来时走过的路。

为此,我们广泛收集了一大批与西昌有关的诗,今日起,将开设“诗意西昌”栏目,解析诗词之美,讲述诗词背后故事,力争为你还原一个充满诗意的西昌。

本报记者王卫

新闻推荐

新推出3个片区11个项目 签约项目16个协议引资268亿元 吸睛又吸金 冕宁蓉城大放异彩

冕宁共签下16个项目,协议引资268亿元。文/图本报记者杨发超伍忠明诗意旅居天堂,禅意康养净地。1月20...

冕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冕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