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果产业成为了全村的支柱产业做好水果产业这篇文章事

凉山城市快报 2016-04-07 20:41 大字

水果产业成为了全村的支柱产业。

做好水果产业这篇文章,事关桃园村的发展。

目前,桃园村的水果产业以樱桃为主。桃园村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纬度,高海拔,光照强,是后山乡樱桃主产地,种植的中华小樱桃、脆樱桃,以颗大、色鲜、味甜著称。“我们桃园村的樱桃品质最好!”说起桃园村的樱桃,连后山乡党委书记李德翔都打起了广告。

不仅如此,桃园村樱桃上市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结束,错开了樱桃大量上市的时间段。水果上市的时间直接决定了水果的价格,上市早,价格高,上市晚,价格也高。桃园村的樱桃抢不了早,但却赶上了罢市前的好时机。“去年5月,到樱桃要罢市的时候,商贩来收樱桃,批发都是33元/斤。”桃园村支部书记廖开国说。

难储存、不宜运输是樱桃销售最大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桃园村的优质樱桃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的优质樱桃也要走出去!”后山乡党委书记李德翔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尝试通过短期运输,24小时内,走机场绿色通道,空运优质樱桃到‘北上广\’等大中城市,效果不错。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发展这种外销方式。”

2015年,后山乡还与广州一家电商平台合作,通过该电商,外销优质樱桃8万斤,均价为每斤15元。李德翔介绍,今年,后山乡还将继续与该电商合作,力争外销30万斤,价格也将高于市场价。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单一时令性水果,在发展上缺乏持续性。依托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以樱桃采摘节为主打,配套后山梨、李子、刺梨等经果林业,并大力发展林下套种刺梨。

樱桃4000亩、刺梨600亩、后山梨500亩、李子35亩,现在的桃园村,俨然一处果园圣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刺梨的经济收入也相当可观。3组村民王仕洪,去年5分地种植的樱桃卖了8000元,而这5分地里套种的刺梨卖了12000元。如此好的经济效益,难怪在桃园村,林下套种刺梨、房前屋后种刺梨,已经非常普遍。

依山傍水建别墅

把乡村游做深做精

依山傍水、以樱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发展乡村游,桃园村优势明显。

近年来,不少村民办起了农

家乐,现在全村有13家农家乐。红英水库休闲庄还成为了全县两个四星级生态农家乐之一。

每年3、4月间,前来桃园村赏花、采摘樱桃的游客特别多,农家乐的生意也不错。但桃园村两委深知:这仅仅是乡村游的初级阶段,要升级;桃园村也不仅仅是乡村游的目的地,要拓展。

打破乡村游集中在每年春季的局面。以樱桃采摘节为主打,配套刺梨、后山梨、李子、蜜桃、柿子等经果林业,保证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有新鲜水果作生态游的“主角”。目前桃园村内共栽种了10余种水果,各类水果错季上市,让不同时节来桃园村的游客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

发展康养、休闲度假游,把一日游变为多日游。经检测,桃园村,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夏季温度比冕宁县城、西昌等地相对要低几度,加上天然的果林覆盖,桃园村成为避暑休闲胜地。冬季气温比冕宁县城高,风和日丽,烤太阳、越冬也很巴适。

基于对桃园村发展基础的科学研判,桃园村两委大胆提出:在红英水库旁的蒙子山上建新村,建成后鼓励村民开客栈、乡村酒店,发展旅游产业。

在得到乡党委、政府和县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后,2014年3月,桃园村两委向县农工委提出申请建设新村。同年11月,县农工委批复:同意桃园村建设新村。随后,桃园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就新村的规划、设计等进行了讨论。在规划设计报批同意后,2015年2月,桃园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开工。

在桃园村,新农村建设共分为两期进行,总计将建105套住房。其中一期建设34套,分为214平米、261平米、290平米三种户型,均为一楼一底两层建筑,实行统规统建。每户参建户,按照相关政策可得到22000元补助。

“三组的宋文菊,已经嫁到泸沽镇了,听说村里要建新村,赶紧报名要了一套290平的。”廖玉华说。

站在太阳能提灌站旁,蒙子山上,梨花深处,一幢幢二层小别墅,错落有致。从红英水库休闲庄步行5分钟,就来到了蒙子山上的新村建点。

“现在工程已经进入尾声,等工程建设完成,就要进行道路建设、路灯安装和绿化施工。”村主任廖玉华边走边介绍,“路灯将使用太阳能灯,所有污水都将集中进行处理,不会排入红英水库。”

走进一幢新房,让我们眼前一亮:宽敞的客厅,落地玻璃的设计,几乎每个房间都配套了卫生间。“主要是考虑到将来开客栈和乡村酒店的需要,所以在设计布局上,比农村自住房更城市化、酒店化一点。”村支书廖开国介绍到。

按进度,桃园新村一期工程将于今年7月交房。桃园村的发展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新闻推荐

无悔乡医路 冕宁最美乡村医生马丽登上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

“我叫马丽,来自四川大凉山冕宁县健美乡洛居村卫生站,2001年,我卫校毕业,辞别县城老家,来到这个地方当乡村医生,一干就是15年。村民们刚开始并不相信我能留下来,可是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