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 年味深深藏年俗 ——晒晒冕宁的年俗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2-24 16:45 大字

大年三十,土地庙前一派繁忙。 蒸制的冕宁“红糕”。

大年三十祭土地

竹树萧疏日初长,

家家献祭土地房。

红烛影里鞭炮响,

雄鸡肥鱼猪头香。

——陈云庚

文/图 黄菊英 陈云庚 

春节又叫农历年,俗称“过年”。自汉武帝改用夏历(农历)后,在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于中国百姓而言,新年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称正月初一为“春节”,所以“春节”一词的正式提出仅98年。2006年5月,春节以民俗类第一项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冕宁县40万人口中,汉族约占半数。冕宁世居汉族中约65%以上为明洪武年间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三次搬迁来的宁番卫屯垦军户后裔,在信息闭塞、群山包绕的安宁河谷北段繁衍生活了600余年。另有约25%的世居汉族为清嘉庆以后移居冕宁沙坝地区的“湖广填四川”的子二代或子三代移民,在冕宁县漫水湾镇、沙坝镇、泽远乡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客家移民文化带”。因此冕宁春节习俗既体现了“大中华文化元素”,部分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中原地区中古“度岁”遗风,又独具地域特色,体现了移民文化和“一方一俗”的饮食文化。冕宁春节习俗难以尽述,在这里,记者撮取最能代表冕宁年俗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祭祀,冕宁春节的重头戏

民俗学家萧放说:“岁时更迭之际,先民既要感激神灵眷顾,也要祈求来年丰收,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春节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节日”,因此“作为传统节日,祭祀其实是春节的核心。”

“初一十五不烧香,大年三十一趸当”,这句冕宁民谚足以说明烧香祭祀在春节期间的重要性。

在各种琳琅满目的祭祀物品中,冕宁的“红糕”独具特色。在中国的年俗里,大抵都要在年关将近的腊月二十八这天蒸制年糕,取“年年登高”之意来烘托浓浓的年味:河北人是“二十八,蒸枣花(枣花糕)”,河南人是“二十八,蒸馍炸疙瘩”,山西人是“糕儿馍馍两笸箩”,北京人慢半拍,“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冕宁人也是“年关到,蒸红糕”,只要到了腊月下旬,家家户户竞相蒸制“红糕”,讨取来年“红运当头,年年登高”的彩头。中国人腊月蒸年糕的习俗,有点像西方的“感恩节”,既有庆祝五谷丰登的意味,又是为了“用答神庥”,向神祇答谢风调雨顺的恩德。有意思的是,冕宁人有时也把“红糕”称作“黄糕”。据考,黄糕是河北与山西两省部分地方的食品,而冕宁红糕的主料则为“五谷杂粮”,和以黍(小米)为主料的黄糕颇有不同。这大概是“冕邑聚五方之民”,既有明初“调北征南”的来自中原地区的北方军屯移民,又有清嘉庆以后“湖广填四川”时来自南方的客家移民,南北双方的饮食文化杂糅融合,所以“红糕”又被称为“黄糕”。

冕宁春节往往以腊猪头一个、雄鸡一只、鱼一条祭祀天地、土地、山神、家神、祖先等神祗,并各有含义:祭天地祈愿五谷丰登,是对自然万物的敬畏;祭土地祈愿六畜兴旺,家人行走四方平安顺风,尤其是在“川军外出务工”的时代大背景下,尤其具有“空手出门,抱财归家”的美好祈愿;祭山神祈愿上山伐木砍柴清静顺利;祭家神祖先是对祖辈创造的文化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感恩。

在各种祭祀活动中,祭灶神最有意思。既不同于川西居民的“二十三,糖瓜沾”,也不同于大部分中国人的“二十三,祭灶官”,冕宁人祭灶神是在腊月二十四。关于祭灶神,冕宁民间有“官三民四”之说。旧社会官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民间多在腊月二十四祭灶。传说灶神受玉帝派遣下界,专察各家一年中的善恶,岁末上天禀报,以为玉帝奖惩的凭据。所以很多人家灶神两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横批则是“奏善堂”,希望灶神上天奏事时多多美言。腊月二十四晚,陈设糖食果品、马草马料及糯米饭送灶神上天。糯米饭的功用是粘性大(类同于川西居民的祭灶神所用的富有沾性的麦芽糖,即上文所谓“糖瓜”),灶神吃了糯米饭,上下牙粘在一起,在玉帝面前连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哼哼哈哈地点头敷衍了事,兼之灶神“吃人嘴软”,这家人在玉帝那里自然就通过了。饶是这样,主人家仍不放心,还要在一旁通诚祷告:“灶家老爷本姓李,参好送歹就是你,好话上达天帝听,坏话压在地府门。”

冕宁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有依据。宋代诗人范成大《祭灶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冕宁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表明,冕宁春节或多或少保留了某些原汁原味的上古“度岁”遗风。

送灶神上天之后直至年三十晚迎请灶神归家这段期间,称为“乱岁”,洒扫庭除,破土动工,诸事可做,无须择日。

过年,说话做事有讲究

“三十的火,初一的灯”。大年三十晚,冕宁人总要烧一盆旺旺的炭火守岁。传说,守岁的目的是为了来年水田埂子不在雨季垮塌,因此守更待岁越晚越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固守农耕文明的冕宁人拥有相当一部分梯田。大年初一晚,家神和祖先牌位前要灯火通明,彻夜达旦。

除夕傍晚,冕宁人热一大锅水,一家人用来洗脚,脚洗得越干净越好。据说,年三十洗脚有口福,一年四季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肉吃。所以,平时串门走亲戚,碰到主人家吃肉,人们总是开玩笑说:“你运气真好,年三十脚洗得干净。”年三十的洗脚水不能随意泼地,先要倒在便桶里让小孩在里边照影子,这样在新的一年里孩子们才不会害火眼、生癞疮。大概便桶是法器中顶厉害的“混元金斗”之故,取其辟秽除邪的神功。

(下转A11版)

新闻推荐

归途中的“70”“80”和“90”

■樊曦胡志强2月2日,2016年春运进入第10天。在南下务工人员集中的深圳西站,铁路客流不断攀升。日前,记者登上深圳西开往成都的3306次列车,记录下了“70”“80”和“90”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四川籍务工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