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手艺了得还是不忘勤钻研多学习凌绪章的部分钟表收
纵然手艺了得,还是不忘勤钻研,多学习。 凌绪章的部分钟表收藏。
(上接A11版)
“以前生意好,戴表的人多,修表的也多。现在人人有手机,手机上都有时钟,戴表的人就少了,修的就更少了。”修表30年,林绪刚见证了表从“火爆”到“冷清”又到“略为回暖”的起伏经历,“不过这两年,戴表的人好像又多起来了。可能大家都当成一种时尚,当成成功人士象征了。”
2012年前后,生意开始冷清,凌绪章经历了一天修表就挣五块钱的惨淡时光。“都会修表”的家人们劝林绪刚放弃,但他却舍不得。
回忆修表生涯,林绪刚感觉2000年左右,生意最为称心,“一天挣一百多块轻轻松松”,而当时这一笔收入比“吃工资”的还高。
“以前生意好时,广州钟表厂的人来聘我去当质检员,当时嫌工资还没我自己挣得多,就没去。”忆往昔,林绪刚尤为感慨。
家住宏模乡新阳村的陈龙英介绍,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凌绪章的修表手艺在村里是最时尚、最洋气的活儿,只是近些年人人用手机,生意大不如前了。但乡村们眼中,“技术硬、肯帮忙”的凌绪章就是最好的“表匠”。
“大儿子读高中、上大学时,我在家里种田,他修表添补,供三年娃娃上学勉强能对付过去。现在人人用手机,戴表的人少,维修的就更少了。”自从生意清淡,已经被凌绪章“教出师”的妻子葛世菊为贴补家庭开支,不得不外出务工。
心里总希望他能多挣些钱回家,可看到丈夫的那份依恋,葛世菊也不忍再继续说服,选择了顺其自然。
“以前娃儿读书费用就靠修表支撑。我不出门摆摊时,有人打电话找、到家找,有的连续几个月带表在街上找,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再一个都说修表是‘校正时间\’,这个技术活光荣得很,感情深了。”如今普通钟表成本大幅下降,贵重钟表有专门维修店,小表摊上修表的人越来越少。但林绪刚心中,山乡僻壤,学生上学,老人吃药,都需要“精确的时间”,这就是他的市场,也是让凌绪章想坚守下去的力量。
凌绪章的大儿子葛晓旭现在已是外企的技术骨干,曾经也力主父亲放弃。而看到父亲那一片舍不下的情感,也就默默认同了父亲“不管挣钱多少都要坚守”的执着情怀。
时间不停息,
钟声催人进
莫让时间停息,钟声催人奋进。
30年来,凌绪章的“奋进”,都倾注在了研究修表技艺中。
从当学徒,到成为师傅,再到如今街头孤独的老“表匠”,凌绪章把一生的青春,都浇铸在了那一声声“滴滴答答”的清脆声中。
为研究如何修表,凌绪章一次次废寝忘食地摸索,一遍遍地购买书籍刻苦钻研。然而,曾经“天干不饿手艺人”的时代,还是不可阻挡地离他越来越远。
或是总结,或是留恋,凌绪章的卧室里,自己编撰一幅对联:必取其准,莫让时光空流失;珍惜良机,终生催人始向前。
“等过几年,眼睛看不太清楚了,我就专门收藏各种钟表……”
也许,这就是凌绪章与表“沟通”的另一条通道;也许,这也是凌绪章与表结“缘”的同一份情愫;也许这更是凌绪章骨子里“时间不停息,钟声催人进”的生命节奏……
新闻推荐
文/图本报记者吴启昌“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石头砸在二楼窗台上,又反弹过去砸在一楼我们寝室的墙上,幸好我们几个迅速地跑出来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说起8月9日晚遭遇的午夜惊魂,雷波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