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亩庄稼只投保2亩 生怕钱打了水漂
凉山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8年,但农户投保率不高
□本报记者 徐登林 文/图
“仅仅半个小时的暴风雨,就让农民数月的辛苦付之东流。”8月27日下午,在冕宁县和爱乡大甲村的一块玉米地里,该乡党委书记鲁章旺一边查看倒伏在地里的玉米秆,一边不住叹息,“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还能得到一定赔付,没投保的就恼火了。”
为了避免农民因为一场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凉山州2007年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今年7月,凉山州政府办公室像往年一样,又印发了《凉山州2015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但记者在凉山州部分乡镇了解到,时至今日,凉山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投保率仍不高,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时,受灾户多是一筹莫展。
暴雨后农作物受损严重
8月26日,一位网友向本报报料称,8月24日傍晚,其所在的冕宁县和爱乡大甲村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庄稼全部受灾,大量土基房成为危房,农作物颗粒无收,核桃树连根拔起,部分电线被砸断,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8月27日,记者前往冕宁县和爱乡及附近马头乡和窝堡乡了解情况。虽然在现场并未看到房屋受损和被砸断的电线,但庄稼受损情形的确触目惊心。“村里90多岁的老人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雨。”在和爱乡大甲村三组村民杨发才家里,杨发才告诉记者,8月24日18点至18点30分左右,暴雨袭来,大风吹走了他家三间房屋上的瓦,也让5亩玉米全部拦腰折断。
在大甲村,村党支部书记邸成华领着记者来到四组村民肖永芬的玉米地里,只见上上下下几块地里的玉米全部倒伏在地,肖永芬背着背篓选择那些成熟的玉米棒子,准备背回去喂牲口。“只有20%左右的玉米可以磨浆吃,大多数还没长成熟,更没法晒干玉米。”肖永芬说。
农民翘首企盼保险赔付
“就这一块地遭灾了?”“不,那边山脚下还有一块。”记者采访中,遇到中国人保财险冕宁支公司经理邱阿尔带着两名工作人员来现场查看灾情,肖永芬带着他们一块地一块地地走访核实。“到我们家里看看,我们家里也遭灾了。”肖永芬家的灾情还没查看完,闻讯而来的几名农民请邱阿尔一行也到他们的庄稼地看看。“我们这里不产水稻和马铃薯,主要就靠玉米,这玉米遭了灾,我们就只有等保险公司的赔偿了。”杨发才说。
通过现场核实,肖永芬家一共有8亩地受灾。“按照保额400元/亩,灌浆期80%赔付标准折算,她家可能会得到2560元的赔付。”邱阿尔介绍,但前提是,这些受损的庄稼全部投了保。“我们家是全部投了保的。”肖永芬说,今年初,按照4.5元/亩的保费标准,他们家一共为8亩玉米地交了36元保费。鲁章旺告诉记者,和爱乡地处雅砻江河谷,风灾、雨灾多,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也比较多,所以,每年初,乡、村干部都要一户一户地动员村民投保,不仅要给庄稼投保,还要给房屋投保。
经过保险公司初步核实,8月24日的风雨灾害造成和爱乡、马头乡和窝堡乡约3000亩庄稼受损,农民将获得大约100万元的赔偿。“这笔资金对于当地群众维持正常生活和准备下一季生产有着关键性作用。”马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沈少祥称。
群众投保意识有待提升
“我们家共有10亩玉米地受灾,咋说只能赔付两亩地的损失?”在马头乡丝里坪村一组吉勒克补家的庄稼地里,吉勒克补带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看完现场后,与其争论起来。“你看嘛,你们家里只投保了2亩地,当然最多只能赔两亩地的损失。”邱阿尔耐心地解释。原来,今年投保农业保险期间,吉勒克补在外地打工,其妻子只为2亩承包地投了保,而在河滩上开荒的8亩地没有投保。“像吉勒克补家一样,本来有10亩庄稼地,只投保2亩地的不在少数。”邱阿尔介绍,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费用中央、省财政补贴占了大头,农民只给了20%至25%的费用,但是,有的农民仍然不愿意出钱投保,认为如果不受灾,钱就打了水漂,部分人选择性地少投保,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投保。
据中国人保财险凉山分公司统计,今年,凉山州农民给71万亩玉米投了保险,而凉山州农牧局统计,今年凉山州玉米种植面积共超过160万亩。“即使加上其他几家保险公司的数据,凉山州玉米投保的比例也不会超过60%。”中国人保财险凉山分公司农险部经理罗强云认为,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但考虑到凉山贫困群众多,群众保险意识差的特殊情况,当地各级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引导群众投保。
新闻推荐
4月25日,冕宁县城厢镇枧槽村农民在烤烟田里劳作。冕宁县拥有全国最大的规模化烟叶种植区,烤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2015年,全县烤烟面积超过3700公顷,“十三五”规划建设基本烟田1.3万公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