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永远记得红军的好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6-13 00:17 大字

1974年,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当时的西昌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红军长征历史史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在记忆调查中,调查的对象都是当年红军长征过凉山时,接触过红军的人员。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过宁南时,这些人大多的年龄都在15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当年他们和红军接触时,大多都已经是成人,因此,他们对红军的记忆也就更为真实全面。

今天,这些调查的对象大多数都已经离世,而他们当年留下的记忆,则成为了珍贵的口述历史。

冕宁大桥公社一大队二小队

张国珍(65岁):

1935年5月,红军先头部队到大桥后扎在街上。罗白洼有一个叫李秉章(外号李曲子)的主张去接红军。他买了鞭炮去迎接,红军对他说:“红军不拉夫,不扰民”,他回来挨户宣传。

拖乌公社雀儿窝访问记嘿吉牛牛(彝族、59岁)、嘿居母勒(彝族)等:

红军快来时我们不了解红军是什么人,都跑了。等红军过后回到家时,屋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锅里煮上饭。以后我们都不躲了,出来欢迎红军。红军对我们说:“不要怕,我们打日本、国民党,不打彝家家人。”

红军过时,记得正种苦荞。红军不踩我们的庄稼,还给我们钱。

红军走后,约在1941、1942年孔子沙等组织起彝族人民打败败了国民党二十四军的进攻。红军烧柴都要过秤后给了钱才烧。红军走后国民党在这里收鸦片斗剥削,群众不满,联合起来打他们。

红军在嘿居母勒家烧柴煮饭,离开时在锅边放有20多个铜元。

王德珍(汉、73岁):

1935年5月,红军过了4天4夜。红军对老百姓很好,不进屋,煮的饭给小孩吃,还告诉我们:“我们以后要回来分田分地给你们。”

王德富(汉、56岁):

红军过拖乌时,我们开始很害怕。上山躲藏起来。红军叫我们别害怕,下山来。我家老人给红军带路到李子坪,红军给了老人一封信,说以后回来给你立功。后来信被洪水冲走了。

调查整理:冯敏

调查时间:1974年12月1日一6日

邓世享(53岁):

红军来时,我家受了反动宣传的影响躲开了。红军到后的第二天,因我是小孩(当时12岁),我爹就叫我回家看看,我回家看到红军不打人,不骂人,他们还对我说他们是打富济贫的,不要怕,让我把家里的人喊回来。我去告诉了父母,全家就都回来了。有个红军战土病了,红军请我家帮助照料,我妈找了些草药熬汤喂他,又煮甜酒、稀饭给他吃,解了热,4、5天后病就好了。他忙着去撵部队,这时泸沽传来了枪声,是国民党军队追来了。临走时,这位红军伤员拿了一元钱给我爹,表示谢意,我爹不要。我送他到大路上,他拉着我的手,硬把一元苏维埃票子塞到我手里。后来国民党军队打过来了,地主恶霸也还乡了,白色恐怖笼罩着农村。我爹把红军纸币装在一个小木匣里藏起来,一直保存到解放后。1975年,我三儿参军时,我才把这张苏维埃货币拿出来教育他要学习老红军的革命传统,到部队好好干革命,为党为人民立新功。

宋文秀(70岁):

红军来前我家听了反动宣传吓跑了。红军到后纪律严明,对穷苦农民很亲热,我们一家才又回来。我们家住满了红军,有个青年红军发现我家有坛甜酒,问我卖不卖?我说,你们爱吃就吃吧。我把甜酒从楼上抱下来递给他们,说:“不要钱。”红军说,不要钱他们就不吃。让我拿个茶杯和一个酒杯放在桌上。红军吃一杯就丢一个镍币在杯里。当时我家还喂有三条猪,叫他们杀一条来吃,他们坚决不杀,却从地主家挑来了火腿,腊肉送到炊事班煮来吃。红军仇恨地主反动派,真心爱护劳动人民,使我们非常感动,甜酒坛子和酒杯我都一直保存着。

付九岭:

20多年前我在泸沽镇大桥头卖水面。那年红军从泸沽过,打富济贫,公买公卖,在老百姓中间留下一个名,他们说话轻言细语,非常和蔼。红军说我的包子做得好,要我帮他们做面包,问我可不可以,我说可以。他们拿来了60斤面,我整整做了半天,他们走得快,我也做得麻利,红军很满意。他们捧了许多铜元给我,,我没有要。红军是自己人,为穷人闹革命,不怕吃这样的劳苦,我帮做一点面包也是举手之劳,怎么好意思要红军的钱呢!

我今年60多岁了,在旧社会搬了两次家,住过三个地方。60多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只有共产党最好,只有红军最好。

调查记录:黄巨川整理:冯敏

调查时间:1977年6月29日

冕宁县大桥区中心公社一大队三小队尼克伍吉:

在我20岁的时候红军经过我们这里。红军严格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准备送一些羊子给红军吃,军不要。他们吃一口水都给钱。一个红军首长住在阿勒哈呷家,他家杀了一只鸡给红军首长吃,红军首长送了他一支枪。大家知道后都十分感动,也十分感谢红军送给大家的米、糖等物品。红军送了我一个竹箱和五个铜元(已交县文化馆)。

调查整理:冯敏

调查时间:1974年12月3日

城关三大队四小队

陈国喜(64岁):

红军在这里成立抗捐军,肖佩雄是大队长。黄应龙是司令,是领导我们的红军干部。李发明是中队长,陈荣檀是主席,李井泉也是领导,管财务的叫彭吉。

当时抗捐军发了枪,每人5颗子弹。成立了十二、三天的时间。抗捐军成员在胸前戴有二指宽的布条。共约1000多人。

城关三大队四小队

陈文运(70岁):

1935年4月(应为5月,编者注)初10就听说红军要到冕宁,果真在4月(应为5月,编者注)18晚红军就到了,19日进城。

调查整理:冯敏

调查时间:1974年6月11日

世上竟有这么好的兵

红军《文彬日记》记:到石龙桥“无数群众围拢来,拿着茶壶、茶杯,和蔼地叫着:‘先生吃茶。\’有的拿着点心、糖,请我们的战士吃,大家都笑迷迷地不肯,硬要拿钱给群众,说着:‘同志,你不要钱我不吃。我们是工人农民的军队,公买公卖\’。”在峨瓦,“男女老少都站在路边看,插着‘欢迎红军\’的红绿旗子,摆白米饭酸菜,送给我们。我们个个战士都给钱买吃”。

红军过后,峨瓦下堡子的陈大妈到园中,见一些菜不见了,心想,这些菜哪去了呢?再细看,见被扯了的菜根窝内都放有一个铜元(铜币)。红军过时,没有来管园子,她突然醒悟过来,“啊,这是红军留下的菜钱!”

峨瓦是翻峨瓦山进入彝区的堡子,翻山出行要喝很多的水。见红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妇女便烧开水在路边供红军喝。红军接受一盅开水,便放一枚铜元在桶内。7天,红军过完,丁大妈的桶装满了。

拖乌雀儿窝村的彝族群众,听说要过兵,像往常一样跑到山中躲藏,因过去来彝区的兵是烧抢什么都干的。听说红军不但不抢,还送东西给穷人。回到家中,见用过柴的柴堆下放着铜币。他们感叹又吃惊,世上竟有这么好的兵!

一甑饭换回一块大洋

1935年5月的一天,县城里大街小巷人声鼎沸,政府不但叫保长宣传红军要来打冕宁,而且还说红军比“长毛”、“滇娃”更可怕,见男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等等。城内一片混乱,有钱无钱的人都向乡下转移,移财避难。当时王元礼想到,自己除有一套工具外,别无钱财,如果回老家王二堡,红军也要经过,思来想去,不如不回。

一天,天才麻麻亮就听到街上有人走动,,王元礼开门一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两面街沿或坐或睡的都是带枪和拿刀的人,他急忙关好门,小声说:“红军进了冕宁了,在家门口就有。”

全家人刚吃过早饭,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老板,开门”。王元礼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了大门,见一红军战士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个背小马枪的小红军。由于语言不通,费了很多口舌和手势,才懂得了来人的意思,这位红军带来一筒小布(手工纺织土布),请他帮忙加工成油布。过了一会儿,油布就加工好了,临走时红军给了他半块钢洋,他死活也不敢收,但这位红军领导真心实意坚持要给,他只好收下了这半块钢洋。后来这位领导又带来了不少红军前来加工油布,直到他家里所有桐油全部用光,他们才另找地方去了。给红军每加工一块油布,他们都给半块钢洋。

第三天中午,突然进来两个红军,对王元礼讲:“老板,我们有急事,马上要到大桥去,但还没有吃饭,能否把你家做好的饭给我们吃。”王元礼满口答应。两个红军战士很高兴地把一甑子饭抱着就走了,王元礼的妻子忙说:“饭吃了,请把甑子还回来。”

过了一会儿,一位红军战士将甑子送了回来,并表示感谢。红军走后,王元礼的妻子揭开甑子一看,吓呆了:甑子里放着一块亮闪闪的大洋,要知道一块大洋要买多少米哟!

王元礼觉得一点饭哪值一块大洋,他拿着大洋接连找了不少红军退还,都遭到了拒绝,“吃了百姓饭都要过钱,这是纪律。”王元礼拿着大洋,感动地念着一句话:“纪律、纪律……好人、好人……”

新闻推荐

朱德关于冕宁革命委员会的讲话 朱德致电冕宁革命委员会革委会成立当天吸收4人入党

“彝、汉是一家,穷人要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才能翻身过好日子。”(摘自《朱德年谱》朱德致电冕宁革命委员会朱德、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致电冕宁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游击总队政治委员李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