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外合拍的彝族母语电影《我的圣途》开机 凉山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影坛新尝试
气温逐渐升高,出游注意避暑。
本报讯 5月8日上午,中外合资拍摄的电影《我的圣途》在西昌凉山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开机仪式,并正式在凉山州冕宁县冶勒等地开始拍摄。
《我的圣途》是凉山首部中外合拍的彝族母语电影,这部电影的开机对于凉山民族文化的推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影片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巨龙海升国际影业公司联合出品。凉山文广传媒集团作为影片的第一出品方,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致力于传播民族文化品牌,努力提高凉山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而加拿大巨龙海升国际影业公司和凉山文广传媒的通力合作,显示了加拿大巨龙海升国际影业公司对传播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远见卓识。
此次《我的圣途》作为凉山首部中外合拍的彝族母语艺术电影,是凉山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影坛的一次有益尝试,也能让观众从电影中更好地认识凉山、了解凉山、宣传凉山。
该片的编剧是原凉山歌舞团团长克惹丹夫。生于凉山,并在凉山生活、工作了60多年的克惹丹夫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怀和生活积淀,电影剧本《我的圣途》凝聚着他对养育自己民族的这片土地的深切感情,剧本用独特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大凉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开机仪式上,导演张蠡率主创人员集体亮相,并介绍了主要角色和剧情。编剧克惹丹夫还和大家分享了《我的圣途》创作过程。开机仪式后,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阿呷等领导与《我的圣途》剧组一起驱车来到冕宁县冶勒乡,这是影片的主要拍摄地。冒着雨,《我的圣途》正式开始了实景拍摄。
据悉,剧组将在冶勒乡拍摄至6月初,然后转至西昌等地继续拍摄。
本报记者 周静 米赢
新闻推荐
红军进入冕宁县城时,全城群众挂起了节日才用的灯笼欢迎红军。红军在冕宁的总司令部驻地。1935年5月,毛泽东为了中央红军迅速北进,达到渡过大渡河、向四方面军靠拢、在川西北建立苏区的目的,在决定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