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乐约村:治穷有策 脱贫有方 ——美姑县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掠影

凉山日报 2016-12-28 00:00 大字

修好致富路 增收有盼头

乐约乡有5个村,山腰上有4个村,山脚下有一个村。曾经,村与村之间道路不通严重制约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站在乐约村山头看山下的马吉硕窝村,咫尺之遥,但一下一上就需要行走四个多小时。今年6月,一条公里长的村通路犹如一条细长的腰带,缠绕在陡峭的山林之间,如今,行车从乐约村至马吉硕窝村,来回仅需一个小时。

“过去,山陡路远,村民上山下山全凭‘脚力\’,有了这条路,公路两旁山坡上村民种的马铃薯和玉米就不用肩桃背扛,全用摩托车运。”

据乐约村村支书的木前介绍,由于劳动力缺乏,前几年弃荒比较严重,今年公路修通后,原来弃荒的坡耕地现在都种上了核桃和花椒,老百姓一块空地都不愿放过。“农牧局驻村帮扶工作组来到乐约村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项目资金帮助修建这条村级林区公路。”一说起这件事,村民就赞不绝口,“路修好了,产业发展就有了。”在乐约乡党委书记勒格古者看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筑牢脱贫攻坚的基底。

老屋换新颜 村民喜搬迁

龙头山下,乐约村正在紧张施工建新房,一排排砖混结构的房屋拔地而起,扯人眼球。

“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住上新房子了。”贫困户阿尤阿且世世代代住在乐约村,说起政府补助建起的新居,他笑得一脸灿烂,憨厚的脸上泛起涟漪。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样的好事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乐约村,小青瓦房是最常见的,简陋的茅草房也有。但如今彩瓦白墙的砖瓦房替代了小青瓦房和茅草房。

吉吉马麻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彝家妇女,她是村里唯一一个初中毕业生,她的丈夫在年不幸去世后,供养四个子女的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仅靠着自己一双粗糙的手,在贫瘠的泥土里翻刨,生活过得十分艰辛,想要修葺破旧的房屋更是无从谈起。自***在美姑大地轰轰烈烈开展以来,吉吉马麻一家也受到了好政策阳光般地普照。

“你看,改建后的房子真好,都是托了共产党的好政策,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吉吉马麻脸上挂满了笑容。

据悉,日前,乐约村旧貌换新颜。青色的瓷砖、红色的门框、蓝色的琉璃……一排排极具民族特色的新居呈现在村民面前,通过住房功能提升改造,已有村民陆续搬入新居,其余的农户明年三月份前也将全部住进新房。

兴产业 找准定位一齐上

乐约村的主导产业是花椒,老百姓的生活全系在花椒收成上。但“我们不能单靠花椒产业独大。”乡党委书记勒格古者说,乐约村的转型之路就是生态发展,多点“开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据乡干部金刚介绍,今年以来,该村户贫困户已新增核挑青椒种植面积亩,有近多头只牲畜存栏。

除此之外,美姑县农牧局在扶持乐约村发展生态产业上也不遗余力,除派驻林技员现场指导农户栽植外,今年还投入5万余元购买了6万余株青椒苗用于贫困户的产业发展。

村支书的木前坦言,工作组没来之前,他这个村支书干得很是“窝囊”,“以前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村里想给百姓办点事都办不了。农牧局工作组来了后,把村庄周边森林资源全部交给村上管护,现在村集体也有了收入。”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阿尤木乃,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他认为产业扶持再好不过。但是,那些劳动能力不强且缺乏技术的贫困户该怎么办?因病致贫,完全无劳动能力的又该怎么办?

贫困户曲木阿合和老伴吉克金沙都是多岁的老人,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不在身边,老两口相依为命,由于缺乏劳动力,家里没有经济来源。

“对这种无劳动能力,或者孤寡的困难群众,政策予以兜底。”乐约村“第一书”记吉牛阿乌介绍,户贫困户中,低保户户人,每人每月补助元,五保户1户2人,每人每月补助元。户贫困户每户1年草畜补助元,户贫困户得到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万余元,5家有退耕还林补贴1万余元。

“每人至少落实一项帮扶措施,真正实现***具体到人。”乐约乡党委政府和农牧局工作组对村民的承诺是,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巍峨雄壮的龙,与贫困赤身搏斗,是乐约村人夙夜辗转的日常。

走出大山,挣脱锁链,扶贫工作组的到来,像开路人,又像领头羊,让乐约村人充满了希望与生机,无惧大山,无惧荆棘,条条脱贫路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

新闻推荐

送知识 送关爱

活动现场,医务工作者给现场前来询问的妇女进行艾滋病预防等讲解。美姑“我要份彝汉双语编写的挂历。”“我也要一份。”“这些照片就是艾滋病从初期到后期的病人照、还有艾滋病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