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马依村:村民有四盼》报道说起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9-20 00:00 大字

中共美姑县委宣传部吉觉拉一

都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我认为,记者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靠端架子是不行的,光靠牌子也不行;当“好好记者”也行不通,当“报喜不报忧”的记者更是不合格。只有靠真本事,靠下苦功,勤下基层,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写出来的新闻报道才会被认可,这样的报道读起来才显得“有血有肉”,这样别人自然会给你“正衣加冕”,给予你应有的尊重。

什么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同情弱者、公平心、正义感……也许,每个记者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我对这个问题最深切的感受,还得从《马依村:村民有四盼》的采访报道说起。

《马依村:村民有四盼》全文如下:

马依村地处美姑县拉木阿觉乡政府西南部,辖5个村民小组、127户573人,党员23人,距离乡政府12公里,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300米,耕地面积744.1亩,退耕还林地556.3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苦荞等。

一盼:修整通村公路让出行更方便

马依村是拉木阿觉乡最边远的村,距离乡政府12公里,由于地理因素,原来修建的通村公路坡陡路窄,多年被雨水冲刷,路面坑洼不平。一遇到下雨天,汽车无法行驶,导致该村村民运输难和出行不便。

由于距离偏远,交通不便,每逢赶场天,天还未亮,村民们就得早早起来赶路,晚上披着星辉回到家里。用村民们的话说,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运输太难。

一方面,村民想修房子,却因运输费用太高而“止步不前”。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下,想要修一间房,运输费用往往会比建造房屋的材料费还要贵。

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距离偏远、交通不便、运输费用贵的问题,每年,村民们收获的马铃薯、苦荞卖出后挣得的收入,除了购买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肥料后,便没有多余的闲钱。

路不通,建新房只有一个字——难;交通不改善,村民的经济收入也难以提高。“要致富先修路”成了村民们眼下最迫切的愿望。

二盼:开展新村建设改善居住条件

2015年8月6日,雨后的阳光格外灿烂。站在马依村村口环顾四周,让人心情舒畅——蓝天上白云朵朵,衬托得天空无比洁净;村后的远山上,翠竹青青;清澈见底的河水,穿村而过,留下一串串欢歌笑语。

“看到其他村都在搞新村建设,改变了居住环境,我们真的羡慕不已。”站在青山老村里,家住马依村1组的村民阿尔体者感慨万分。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阿尔体者对新村建设的愿望极其强烈。阿尔体者今年60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厨房里忙碌。阿尔体者告诉记者,自家现在住的房子修建已有20余年,因家里无经济来源,至今无钱修缮,建新房更无从谈起。

“真希望早日开展新村建设,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其他的村子建得好漂亮,交通好方便。”阿尔体者望着远处的青山,诉说着心愿。

三盼:村里修建学校让孩子快乐成长

“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今,马依村村民逐渐意识到,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文化知识,他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据村民们介绍,目前,全村最高学历者仅一个中专生。

“村里没有学校,要上学只能到乡中心校,但距离很远,只有家庭条件稍微宽裕点或是有亲戚在乡上做生意的,才能把娃娃送到乡中心校读书。”村民们说,“娃娃大了,不读书不行,但是到最近的学校读书也要走几公里,娃娃小,路又远,怕路上不安全。”

因此,村里和村民都希望在村里居中的地方,修建一个教学点,解决学生就近读书的难题。

四盼:山村铺上信息网建起沟通桥梁

在马依村调研采访了大约一周的时间,记者的手机一直没有信号,大多处于关机状态,有时只能选择某些地方才能勉强有些较弱的信号。

马依村是拉木阿觉乡最偏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通信更不方便,村里没有固定电话,手机也没信号,许多村民买了手机,基本上成了摆设。如果遇上急事需要打个电话,只能在村里四处“碰运气”,或跑到两三公里外的山顶上才能打电话与外界联系,而且信号也不稳定。所以这两个自然村的村民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生产生活也极不方便,生病了想请个医生看病都很困难,经济水平自然也跟不上去。

“由于村里没有基站,离乡政府又远,乡政府有紧急事情通知村干部去开会,只有派人来通知我们,方式很‘原始\’。”该村主任石一拉比打趣地说。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看着其他乡村的通信都很发达,有什么事用手机通知就立马知道,石一拉比很是羡慕。“手机基站建到家,移动电话腰间挎,致富信息有了‘路\’,男女老少乐哈哈。”石一拉比和村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

记者在马依村调研期间,村民们纷纷向记者诉说着他们的殷切希望。

在与村民交谈中,我从理性上认识到这是一条很好的社会新闻线索。采访回来,《马依村:村民有四盼》这篇报道当天晚上就在家里一气呵成,并直接发送给《凉山日报》编辑部的老师。2015年8月19日,《马依村:村民有四盼》图文并茂地在《凉山日报》4版头条见报了。

文章见报后的第三天,县委、县政府领导亲率县农业局、教育局、交通局、扶贫开发办、移动公司及拉木阿觉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前往拉木阿觉乡马依村,对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进行了深入调研,当天在拉木阿觉乡研究部署了解决困难的办法措施。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县农业局、教育局、交通局、扶贫开发办、移动公司及拉木阿觉乡党政各司其职,深入马依村解决村民实际困难,村民的四盼全部得到了很好解决,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这之前,我已写过1000多篇稿子了,并且多次获得国家、省、州等奖项,但没有一篇像《马依村:村民有四盼》使我有成就感。通过这篇稿子,我体会到了党报记者的责任,也感受到铁肩担道义的荣光。有了社会责任感,记者才可能始终盯着社会发展的最新进程,并及时作出自己的反应;才能不怕吃苦,深入复杂的社会生活去寻求答案;写作才不会是为名利所驱使,而是源于激情的冲动;才不会把“爬格子”当成苦差,而是当作充满创作的享受。

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工作的激情。我们不能把记者理解为一种从事机械性、重复性劳动的文字匠。新闻记者的工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而且通过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得到读者的认可、获得社会的尊重,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优秀记者,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以天下为己任”那么伟大,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个好的记者,既不能居高临下俯视人间,以“无冕之王”自诩,也不能巧言令色地献媚采访对象,丢掉了记者应有的尊严。真诚服务社会、服务广大普通群众,这是一名成熟记者安身立命的根基。

在乡下当老师的10年时间,以及调至美姑县委宣传部任《凉山日报》驻站记者,我写过不少分量较重的稿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领导、同仁和亲朋好友给了我很多鼓励。而每一篇稿件的写作,都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和快乐,这种喜悦和快乐绝不是个人的沾沾自喜,而是源于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责任的实现。

新闻推荐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访美姑县人民政府县长蔡光阳

昨()日,美姑“两会”圆满落幕,蔡光阳再次当选美姑县长。在美姑困难矛盾的集中凸显期,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在脱贫摘帽的攻坚冲刺期,县长蔡光阳将如何带领新一届政府,把万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变成转型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