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任劳任怨 她用勤劳撑起一个家
人物:吉牛作石一家
美姑县巴普镇埂则村
初夏的埂则村,处处绿树成荫,具有民族风格的彝家新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埂则村自2013年开始彝家新寨建设,从此破旧低小的土坯房成为历史。厨房、客厅、卧室的分离,标志着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的推进。
在埂则村,记者有幸采访到该村的村民吉牛作石。初次见到她时,她正在地里挖土豆。和村里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她每天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妇女撑起了一个家。
文/图本报记者 甘新彬
贫困中的努力
吉牛作石17前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从雷波县马颈子(现雷波县八寨乡)嫁到了埂则村。当她第一次面对年迈的公公婆婆,以及身体患有残疾的丈夫,和破旧不堪的房屋时,她深深地震惊了。可是她没有悲观失望、没有抱怨,坚定地选择了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开始新的人生。
在这十多年里,吉牛作石一人,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扛起了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脏活。当年颇受小伙爱慕的“一枝花”也变成了如今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她这十几年的辛劳。但在她看来,既然已经改变不了命运,就要靠自己去改变生活的处境。
吉牛作石的公公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哥结婚以后就分了家。分家的时候分走了一些土地,留给吉牛作石的只有区区3亩土地。那么,如何在这有限的土地里“淘金”成了吉牛作石常常思考的难题。
经和家人商量,家里进行了责任分工:年迈的公公婆婆负责简单的家务事,她老公则负责放牛放羊,而自己则扛下家中所有的重活。善于动脑筋的吉牛作石用一亩土地种植良种土豆,卖出的土豆差不多解决了一家人的粮食钱。剩下的土地则根据季节种植不同的蔬菜。由于土地肥沃加之管理得当,蔬菜都能取得很好的收成。这些蔬菜,除了自己家里吃,有的还拿到集市上卖钱,补贴家用。后来,土豆的产量大大提高,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收益。
细心的吉牛作石发现,在美姑,很少有人饲养肉兔。于是她便从自己的娘家带回两只种兔。“兔子的饲料广,莲花白、土豆叶子都要吃。刚才割的土豆叶子等下就拿回去喂她们。”
记者跟随她来到饲养兔子的地方,只见她在羊圈的屋檐下摆放了7个笼子,笼子里分别饲养着几只兔子,其中,有两个笼子里还养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兔子。
“兔子繁殖力强,一只母兔每年能生产4~6次,每次存活下来的差不多5只,这一年多的时间就繁殖到了40多只。这些兔子4到5个月就能长到4-6斤,今年已经卖掉十多只4斤左右的兔子了,每斤20-25元,每只差不多100元,就已经收入1000块钱左右了。等到下半年其他的兔子长到4斤多,光是卖兔子,今年都能收入4000元左右。你看看,现在这两只母兔子又要生小兔子了,笼子都快不够用了。所以我现在打算扩大规模,饲料不用愁,这里到处都是,占地小又好饲养。”看着眼前的笼子,吉牛作石高兴地说道。
相互尊重是一家人的幸福源泉
今年42岁的吉牛作石育有5个孩子。
“5个孩子都很听话,读初中的两个孩子马上就毕业了,要是他们成绩好就读高中,实在不行就去读中专学习种植或养殖专业,以后做一名畜牧员或农技员。因为美姑现在大力发展核桃和山羊,以后孩子读出来好找工作。年龄小的3个孩子在‘一村一幼\’读幼儿园。孩子真的要从小就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让他们多读书,不要像我一样吃了没文化的亏。”吉牛作石告诉记者。
结婚时的贫困,没有压垮吉牛作石,一家人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一说到自己的儿媳妇,今年79岁的阿卓解放老人总是赞不绝口:“家里全靠她,要是没有她我们家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刚嫁到我们家时,还怕她嫌穷会呆不下去,她辛苦了17年,总算把苦日子熬过来了。彝家新寨建设自己出的那部分钱全靠她,这孩子不容易。”
“当初嫁到这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这里的人都对我好,看到一家人为把这个家搞好都在尽心尽力,我累点也没关系。爸爸你放心,我要跑早就跑了。”吉牛作石者几句简单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这十几年来支撑她的力量。
新闻推荐
西俄布“西俄布”是彝语,意指消灾祛祸,确保家人安康。在大凉山的彝族民间,人们认为自然界发生的或他人施行的一切咒术咒语都会产生邪异鬼怪,由此会引发各种灾难,只有举行“西俄布”仪式,才能消灾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