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字以上、彝汉文分别成册的《彝医药大典》启动编撰 彝族医药学的空白从此将被填补
本报讯 近日,彝族医药发展史迎来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彝医药大典》编撰启动仪式在西昌邛海宾馆举行,标志着《彝医药大典》编撰正式进入实质性工作阶段。
启动仪式吸引来了来自云、贵、川等地长期关注彝医药事业发展的领导和从事彝医药工作的很多重量级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纷纷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发言,对《彝医药大典》编撰工作的启动表示祝贺,并对如何编撰好《彝医药大典》提出的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彝族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药用资源,不断总结而形成的医学体系,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医学和现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彝族聚居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从发展来看,当前彝医药著作局限,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彝医尚未纳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彝医诊疗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彝医药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义务推动彝医药的发展。2015年12月26日,第二届全国彝医药学术研讨会在凉山召开,《彝医药大典》编撰被提上了日程。
在启动仪式之前,为论证编撰《彝医药大典》的可行性,州卫生计生委多方征询意见,组织了一系列座谈和筹备工作会,得到了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专业院校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马边、峨边两个彝族自治县的积极响应。
“我们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一次彝医药理论的收集整理,形成一部以凉山彝医药为切入点,涵盖彝医发展史、彝医基础理论、彝族药物学、彝族方剂学、彝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适宜技术、保健技术等内容,将其作为临床工具书或教学课本。”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州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罗剑平说,凉山州将积极与省内及云南、贵州等省的彝医药专家沟通协商,形成一部完整的总计200万字以上、彝汉文分别成册的《彝医药大典》,使其真正成为彝医药基础研究、教学实践、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的理论支撑,填补中华民族医药史上彝族医药的空白现状。
本报记者 阿牛尔一 岳明华 海丽明超
保护彝族传统文化 毕摩在行动
本报讯 5月27日上午,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美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和美姑县文化馆联合举行了美姑县毕摩文化研讨会,该县各相关部门领导、非遗专家成员和美姑县毕摩文化协会毕摩会员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围绕保护彝族毕摩文化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了交流磋商,呼吁参会毕摩积极参与到彝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来,做好对毕徒的教育义务,自觉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为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2点,参会毕摩、与会专家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毕摩绘画和毕摩音乐进行了现场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了彝族毕摩绘画的特点、内容、种类,同时对毕摩绘画的研究保护提出了长远的计划。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积极参与到毕摩绘画项目的保护工作中,向有关单位捐献和绘制毕摩绘画,为保护工作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截至会议结束,中国彝族毕摩文化中心共收到参加此次会议的毕摩亲手绘制的毕摩绘画138幅,内容包括支格阿龙、神龙、神凤以及毕摩文献、鬼板上的常见毕摩绘画图形等。
本报记者 吉尔拉格 俄木尔坡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4日一大早,香港小辣椒公益义工团志愿者刘先生一行5人,顶着炎炎烈日,在美姑县巴古乡乃拖村第一书记曲比尔洁的带领下,经过半小时的山路盘绕,来到了乃拖村幼儿园。在这里,小辣椒公益义工团和乃...